|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對《“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發改社會〔2021〕895號)進行了修訂,并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對專項實施的監督檢查,確保建設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適時開展評估工作。 方案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邁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強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是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性工程,對于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進一步改善養老、托育服務基礎設施條件,推動設施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增強兜底保障能力,增加普惠性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托育服務水平,逐步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不斷發展和完善托育服務體系。 方案明確了四項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二是堅持保障基本,適度普惠;三是堅持地方為主,中央支持;四是堅持改革創新,整體推進。方案要求,創新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方式,以投資換機制,帶動地方制定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明確目標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 方案列舉了三項建設任務。一是養老服務體系。第一,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提供失能照護、老年食堂以及助浴助潔助醫助行等服務。第二,公辦機構能力提升。新建或改擴建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護理能力,強化對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支持醫療資源富余地區的病床使用率較低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新建或改擴建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第三,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轉型發展養老。 二是托育服務體系。新建或利用現有機構設施、空置場地等改擴建,支持建設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和公辦托育服務網絡。擴大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支持示范項目建設,探索發展家庭育兒共享平臺等新模式新業態。 三是落實重大決策部署的建設項目。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重大決策部署以及中央領導同志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落實的養老、托育服務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現有建設任務暫未覆蓋的,可另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納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統籌實施。 方案提出,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專項項目遴選過程中,優先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并積極向脫貧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等重點地區傾斜。 在機制創新方面,方案提出,加大對社會力量的支持,引導社會力量提供適老化技術和產品,推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 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提出強化多元投入。各地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多渠道籌措資金,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地方財政性建設資金等,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有序投入,加強“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要切實履行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的投入和保障主體責任,多渠道落實建設資金,杜絕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負債建設,減輕醫療衛生機構經濟運營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