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村里的親子園
每賣一杯咖啡就捐1塊錢 這家咖啡店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崗位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村里的親子園

    4月18日,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小店村,家長們帶著孩子在親子園活動。居住在村里的外來人口基本以來自四川和安徽兩省的務工人員為主,他們大多從事建筑、裝飾行業

    4月23日,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小店村,朱梅老師和女兒在親子園門口,她經常帶著女兒來上班。這里的老師大多是附近流動兒童的家長,經過培訓后逐漸成長為早教志愿者、老師

    4月中旬的一天,北京的空中飄著楊絮。兩歲多的柚子站在軟墊上,跟著老師的口令模仿舞蹈動作。和她一樣,屋子里的小朋友也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搖搖擺擺,這樣的鍛煉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類似的早教課在北京并不稀奇,但對于朝陽區金盞地區的孩子來說,卻是難得。

    金盞地區位于北京東北五環外,這里居住著大量的外來人口。以其中的小店村為例,村內人居環境公示牌顯示,1.17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積內,戶籍人口數只有1506人,外來人口數量為2.3萬人。這些外來人口隨著工作變動、子女成長、老人健康等原因,遷入或遷出。村里的孩子們像是窗外的楊絮,風往哪兒吹就去往哪里。

    2017年,公益機構“活力未來”在金盞地區成立了親子園項目點,除了為該地區0-3歲流動兒童提供早期教育之外,也試圖改善家長與孩子的關系。

    親子園項目負責人李海燕和同事租下了村里的一個廢棄幼兒園,邊改造邊招生,一個星期后,8個家庭在這里開始了親子課。初期,懷疑和誤解一直存在。在招生時,工作人員曾被當成騙子辱罵,許多人不相信會有免費的早教服務。曾經有個孩子的爺爺進園咨詢,老師詳細地作了介紹后,爺爺說,其實孩子跟他奶奶就在門口等著,不敢讓他們進來是因為他覺得“撿便宜”,一定會上當受騙。

    李海燕說,這里的許多家長沒有機會接觸早教服務,也沒有精力去了解科學育兒的方式,育兒知識大多靠祖輩傳承或親友圈子交流。即使來到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也不代表家長的育兒意識就會自動提升。

    流動人口家庭中通常是丈夫在外打工,白天在城市中討生活。回到家中,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眼前晃來晃去,但疲憊的他們很難再有精力陪伴孩子,更不用說學習和照料了。丟過去一部手機,讓孩子看著屏幕暫時安靜會兒,大人才能休息片刻。屏幕里的動畫人物承擔了照養人的一部分義務。這是流動人口家庭中常見的一幕。

    而全職媽媽在育兒的同時,還要承擔收拾屋子、洗衣、做飯等無休止的高強度家務。除了體力上的困難,她們的精神也處于相對孤立的環境里,難以獲得面對面的支持,孤獨甚至是抑郁都很普遍。

    親子園老師羅鑫就有過類似的經歷。她曾是一名全職媽媽,當時因為產后抑郁,她甚至要用頭撞墻去發泄情緒。2021年,羅鑫接觸到親子園項目,從一名聽課的媽媽成長為志愿者,又從志愿者成為園里的老師。丈夫一開始并不支持她,但是羅鑫堅持了下來。有了收入的同時,她實現了當老師的夢想,重新有了價值感和存在感。同時,她也學到了和孩子相處的“要領”,解開了自己童年的“心結”。多年前,羅鑫的父母到北京打工,她成了留守兒童。羅鑫說:“孩子對大人的依戀是非常重的。如果安全依戀沒有培養起來,孩子可能會缺乏安全感。”兒時父母不在身邊的缺憾讓她下了決心,再累也要自己帶娃。

    園里的其他老師也都和羅鑫一樣,從帶著孩子來體驗的家長,通過系統的培訓,進而成為了親子課老師。這種身份的轉換讓她們對未來有了更多信心,好像有勇氣和能力去描畫未來的樣子了。對很多流動家庭來說,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是離開北京的時候。在這之前,有人形容自己像是準備過冬的松鼠,不停學習,儲備知識。她們打算把在這里學到的育兒知識帶回老家,這些理念可能正是那里的人所需要的。

    有老師離開,就會有新的媽媽成長為下一個老師。過去的幾年間,金盞地區的親子園培養了80多名媽媽志愿者、65名社區媽媽成為活動帶領人、11位媽媽成長為能夠獨立上課的老師。親子園的工作人員孟晶晶說,雖然媽媽們的學歷普遍不高,但離開的人中有一部分會繼續在各地從事幼教的相關工作。

    《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流動兒童在可獲得的教育機會、教育資源和其他社會公共資源方面都遠遠落后于本地兒童。由于父母陪伴不足,他們只能獲得有限的家庭教育,成長需求難以被滿足;受生活環境限制,家和社區無法為他們提供兒童友好的空間,導致他們課余生活單調、安全存在隱患。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編寫的《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指南(試行)》也指出,“在日常養育過程中,嬰幼兒通過模仿、重復、嘗試等,發展運動、認知、語言、情感和社會適應等各方面能力。養育人要將早期學習融入嬰幼兒養育照護的每個環節,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資源,為嬰幼兒提供豐富的早期學習機會。”

    據了解,解決流動兒童面臨的這些問題,目前主要依靠社會組織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訓和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的公益服務。

    參加親子園活動的孩子們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詩沁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他們擔心自己的情況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一次來時,媽媽為了制止孩子不好的行為,把孩子抱得很緊,孩子就會哭鬧。老師們觀察到了這個問題,通過發微信和寫字的方式告訴媽媽應該如何正確地與孩子溝通,告訴她不要緊張,這樣容易適得其反。慢慢地,詩沁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提高,性格也活潑開朗起來。

    截至去年年底,“活力未來”內部統計數據顯示,金盞項目點已經服務了3000多個家庭。通過與其他地區一線公益組織合作,“活力未來”累計為全國范圍內10萬多名流動、留守兒童和家長提供了服務。

    無論是親子園老師、流動兒童的媽媽,還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他們在某一刻產生的交集都影響著彼此。孩子和家長或多或少地學到了如何與對方相處,這些知識和理念也許只占人生當中諸多學問的很小部分,但仍然如同一根根閃閃發光的羽毛,雖輕,卻能帶著他們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據《中國青年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亚洲第一综合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