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系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公益傳統
山西中陽:從“舌尖”到“心尖”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系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公益傳統

新聞內容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山西中陽:從“舌尖”到“心尖”

    在中陽縣城區幸福養老中心,護工正在悉心照料老人

    每天一到飯點,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每個村(社區)的老年食堂內總是熱鬧不已。整潔的餐桌,熱騰騰的飯菜,消毒碗柜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65歲以上的老年人陸續來到餐廳,圍坐在桌前,高興地吃著葷素搭配、營養健康的可口飯菜,享受著“飯來張口”的幸福。

    在暖泉鎮乾村,74歲的劉潤龍大爺手捧一大碗面條,吃得舒爽。“土豆片炒肉,西葫蘆炒雞蛋,青椒木耳熘肉片……這么好的飯菜,中午2元、下午1元,我們一天才出3元錢。”老人笑著對記者說。

    在過去,吃飯是讓劉潤龍大爺犯愁的事。年邁的他常常是“煮一鍋飯吃一天,炒兩個菜管三餐”。而劉潤龍老人的“吃飯難”,也是不少農村留守老年人的難題。

    如何讓這些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中陽縣從最小處入手,從最實處做起,去年以來,探索實施“千萬養怡”助老項目,通過打造城市中心養老院、城市社區老年餐廳、行政村日間照料中心、行政村幸福小院、自然村好鄰居助老小院,為全縣82個行政村(社區)、13個社區、36個自然村的65歲以上的農村留守老年人、獨居老年人及生活困難老年人等提供助餐、助潔等服務,全力打造養老服務亮點和品牌。

    “覆蓋千溝萬壑,惠及千家萬戶,我們通過政府投一點、集體補一點、個人出一點、子女交一點、社會捐一點解決資金難題,讓老人們盡享養怡之福。”中陽縣民政局局長任建忠一語道出“千萬養怡”助老項目的內涵。

    在科學評估、因地制宜的基礎上,中陽縣通過不斷創新模式、方法和機制,讓所有老年人都能在家門口吃上一口營養美味的熱乎飯,讓年輕人放下后顧之憂,為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按下了“快進鍵”,有效促進了鄉村治理。

    村村建起老年食堂

    解決留守老年人吃飯“難題”

    清晨,熱鬧的叫賣聲劃破暖泉鎮的寂靜,乾村日間照料中心的管理員李海貴穿過集市,滿載歸村。隨著車停在村委大院,大家紛紛圍上來幫忙。

    綠盈盈的大白菜、新鮮的青椒、白嫩嫩的豆腐、米面豆油、雞蛋……大家一邊聊著天,一邊忙著卸貨。

    為順利推進行政村幸福小院工程建設,中陽縣在過去村日間照料中心的基礎上,每個村補貼運營資金1萬元,冬季按每月7元/平方米的標準發放取暖補貼5個月,在能滿足老年人一日兩頓飯的同時,還配備了洗衣機、理發室,優先選聘兩名脫貧戶為養老護理員,為全村65歲以上單身和7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從過去每天一頓飯,增加到一天兩頓飯,中午兩葷兩素2元錢,下午一葷一素1元錢,老人們一天只需自己出3元錢就可以吃得很好。”從乾村黨支部書記武愛忠口中得知,“千萬養怡”助老項目啟動以來,老人們從過去的吃飽變成了如今的吃好。

    在離乾村較遠的自然村前岔溝村,同樣有15位這樣的老人。與乾村不同的是,這些老人都在鄰居張元汝家吃飯。

    張元汝家便是乾村村委選中的“好鄰居助老小院”——對于像前岔溝這樣距離較遠的自然村莊,中陽縣采取“好鄰居助老小院”模式,通過財政一次性補助5000元,用餐服務按照一人一天1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有效解決了偏遠村莊老年人的吃飯難題。2023年12月底,全縣36個自然村的“好鄰居助老小院”全部運行起來。

    干凈利落、富有愛心。這是武愛忠選擇張元汝家作為“好鄰居助老小院”的理由,也是中陽縣在解決自然村養老服務“最后一米”的必要條件之一。

    傾心守護

    讓老年食堂辦得起、辦得久、辦得好

    一天五、六元錢,就能吃到這樣好的飯,老人們起初心里犯嘀咕:這樣的好事情,長久得了嗎?

    在寧鄉鎮南街社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楊勇直言,由于場地、經費、人員的局限,要運營發展好老年食堂并不簡單。

    步入南街社區,青墻灰瓦的小院內,靠南的三間平房便是老年餐廳所在。“南街社區是我們縣最大的社區,65歲以上達到條件的老年人將近1000人,對于這么大的社區而言,如今的場地略顯局促了。”楊勇略顯無奈。

    雖說有了起鍋架灶的地方,縣城的老人們對飯菜的樣式、口味都有一定要求,誰來給老人做飯,又成了南街社區的難題。

    中陽縣民政局局長任建忠肯定地說,“小食堂折射的是大民生,我們辦老年餐廳,不光是辦得起,辦得久、辦得好才是最終的目標。”

    為破解養老服務資金難題,中陽采取“五個一點”機制,即政府投一點、集體補一點、個人出一點、子女交一點、社會捐一點。2023年,中陽縣制定并嚴格落實運營補貼、取暖補貼、就餐補貼等政策,累計投入財政預算養老服務資金1800余萬元。農村社區養老機構每年補貼5.5萬元,行政村養老服務機構每年補貼1萬元,有光伏電站收益或其他村集體收入的行政村,可對養老食堂的運行再進行補貼,老年人或其子女可通過按月、按季繳費或用自種農產品按市價折抵等方式,支付老年人就餐費用等。

    在縣政府劃撥運營經費5.5萬元,社區承擔餐廳的房租、水、電、取暖等支出后,南街村村委委員任二平主動承擔起社區老年餐廳的經營。根據老年人的口味,食堂廚師制定了多種菜譜,飯菜基本天天不重樣,滿足老年人各種需求。“我們盡量將飯菜做得軟爛一些、清淡一些,符合老年人口味的同時還要求色香味俱全。讓這熱乎乎的‘煙火氣’既暖胃又暖心。”

    對于餐廳的經營,楊勇也有長期的規劃:“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民生項目資金和政府財力大包大攬,必須有自身‘造血’功能。我們嘗試著在飯菜口味上下功夫,在滿足老年人就餐的同時進行對外營業,這樣才能持續長久地辦下去、辦好。”

    在武愛忠微信中,1月20日的一條朋友圈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這是一條關于乾村“千萬養怡”助老捐助的倡議。

    這正是在政府投一點、集體出一點、個人出一點的基礎上,中陽縣各鎮村(社區)通過發動鄉賢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尊老愛老助老,出錢出力,奉獻愛心,積極參與,切實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加快基本民生向品質民生的轉變。

    乾村愛心捐助倡議發出后,很快得到了駐村企業、父老鄉親、駐村幫扶單位的積極響應。你捐1萬,我出3000,我捐40公斤豬肉、他捐20公斤羊肉……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短短幾天,就收到了15.58萬元的捐款,太出乎我預料了!養老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政府和社會形成合力,眾人拾柴火焰高。”武愛忠動情地說。

    拓展多元化特色養老服務

    “養老”變“享老”

    在中陽縣城區幸福養老中心,老人們午休后,陸陸續續走出房間,坐在二樓大廳里閑話家常。

    “養老中心建筑面積有2000平方米,目前可容納床位38張,現在已經入住老人24名。”養老中心負責人孫楠介紹。

    打造城市中心養老院,也是中陽縣“五位一體”統籌養老服務陣地建設其中之一。作為重點民生實事項目,2023年,中陽縣政府在縣養老院的基礎上,投資200萬元改造建成了城區幸福養老服務中心,按照“公建民營”方式投入運營,開展短期托養、長期托養、日間照料、一日三餐、健康管理、文化娛樂等服務,全方位滿足全縣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餐飲服務、文化娛樂、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

    正午時分,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三三兩兩的老人正在用餐。孫楠正陪在一旁,每餐飯都陪伴在老人身邊是她的日常。

    “別看只是簡單地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更容易觀察老人的狀態,便于對他們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對于每個老人的情況,孫楠可以說是了然于心。

    老人情況不同,護工們各有分工,各有辦法。57歲的慕翻連是第一批呂梁山護工,從2016年至今,她已經有9年的“工齡”了。在慕翻連的專業護理下,老人們穿著整潔,和旁人交流的時候,眼神明亮,精神狀態良好。

    說起養老院的護工們,孫楠露出驕傲的神情:“我們的護工都是通過‘呂梁山護工’專業培訓,服務態度好,老人們都很依賴他們,把他們當成家人。”

    在“千萬養怡”助老項目中,無論是養老中心的護工還是鄉村養老護理員,上崗前都要經過“呂梁山護工”培訓。

    老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家人難以照料的難題也解決了,像慕翻連這樣的呂梁山護工也十分滿足:“從最開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護工,我們這一批護工姐妹干到現在的不少。年紀大了,更愿意在離家近的地方,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有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很知足。”

    “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堅持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開展養老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養老服務需求,這是我們大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的重要舉措之一。”任建忠告訴記者。

    如今,無論是城區幸福養老服務中心,還是農村的“千萬養怡”助老食堂,都是亮麗的風景線。老人們笑容滿面,生活得愜意而充實。“千萬養怡”助老項目,折射出的是中陽縣在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創新多元化照料服務模式,使出的“繡花功夫”。

    “吃不愁、病不憂、孤不獨、樂有伴,我們還將積極探索其他創新性的養老服務模式。”任建忠說。根據計劃,中陽縣還將建立定期研判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養老服務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建立綠色通道機制,組織協調民政、市場、醫療集團等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數字監管機制,通過智慧信息平臺,實時監測飯菜質量、就餐人數、人群類別、服務情況,精準投放運營補貼、就餐補貼。建立人才培養機制,依托“呂梁山護工”培訓,積極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建立星級評定機制,由專業人員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持續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中陽縣打通幸福養老“最后一公里”的腳步并未停歇,未來,隨著養老服務的完善,更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到適合自己的養老服務,真正感受到“最美不過夕陽紅,老有所養笑開顏”。

    (據《呂梁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