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來自安徽臨縣的程學艷曾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參加抖音數字技能培訓班學習制作探店視頻后,她成了一名縣城“探店達人”,在不影響陪伴孩子的同時獲得了一份不錯的收入。對她來說,“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理想職業”。而她的經歷,也是當下不少人共同的選擇;2023年,臨縣有近300名寶媽成為探店達人;抖音生活服務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已有超58萬人靠探店獲得穩定收入。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及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直播、短視頻平臺快速興起,衍生出越來越多的新業態和就業機會,如探店達人、網文作家、直播運營及選品師等,間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出現多種新產業崗位。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時間空間限制不斷被打破,就業門檻不斷降低,為不同群體創造了靈活多元的發展機遇,也在很大程度上釋放了社會經濟發展活力。 為更多個體帶來新發展機遇 與“程學艷們”經歷類似,新的就業生態的出現,讓更多普通人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曾經多次求職碰壁的廖佳欣通過抖音電商,讓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廖佳欣兩歲時因一場火災導致臉部和手部嚴重燒傷,造成二級傷殘。成年后,她曾連續應聘五家餐廳的服務員崗位,但都被拒絕。后來,廖佳欣做過快遞員和外賣騎手等職業。她偶爾會在抖音發布一些記錄生活的視頻,獲得不少網友關心和支持。2020年,因處在特殊時期,她有段時間不能跑外賣,就嘗試著在抖音上售賣爺爺做的編織工藝品,很多網友都很喜歡。隨著銷售逐步形成一定規模,她還邀請村里人幫忙,讓更多村民多了一份額外收入。 日前,抖音集團發布2023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在抖音平臺,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抖音集團通過巨量引擎、抖音小程序等為其提供低門檻的數字化管理、運營、營銷工具,助力提升中小企業的經營效率。中小商家則可以通過直播、短視頻和邀請達人探店等新方式,快速發掘新的市場機遇。 2023年,巨量引擎整合平臺權益、經營方法、標桿案例等資源,推出炬光·云零售“旺鋪計劃”,在產品、策略、運營、推廣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中小商家與個體發揮門店優勢,助其實現業績增長。 位于四川成都錦江區的牛王廟老味道面館一度面臨客流量低的經營困境。借助抖音平臺,面館老板堅持拍攝真實有趣的短視頻,展示店內優質食材及美食制作過程。同時,他通過巨量引擎為中小商家推出的自助式投放產品——巨量本地推,高效地將店鋪和優質視頻內容推薦給周邊目標用戶,逐漸實現了營銷和日常經營一體化,小店日流水最高翻了10倍。 這家面館,是抖音助力千萬家中小企業實現新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2023年有超過215萬家小店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的傳播形式,在抖音生活服務上收獲了新客群,銷售額均實現顯著增長。 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及數字平臺更加快速全面地融入社會公眾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其為個體、企業和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這一點,在助力鄉村發展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 助力鄉村發展實現新轉變 據抖音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的目標,抖音集團積極探索聯農帶農機制,以消費者興趣點為引領,以內容為依托,以直播助農等新方式,重構“人、貨、景”三重要素,給農特產品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催生了鄉村新業態,也給鄉村傳統產業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由抖音公益和抖音電商共同打造的助農公益項目“山貨上頭條”,通過扶持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拓展農產品營銷渠道、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助力鄉村電商發展等多種手段,近年來已帶動全國多地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上述報告顯示,2023年,“山貨上頭條”項目聚焦木本油料、食用菌兩大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帶,在鄉村商家培育、供應鏈建設、銷售渠道拓展、消費認知打造和產業品牌推廣等方面,推動農產品產業帶基礎生態建設和升級。2023年1月至9月,抖音電商中食用菌和木本油料產業帶相關商品銷售額達到8.5億元,商品銷量同比增長173%。而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抖音電商共助銷農特產47.3億單。 值得一提的是,以直播和短視頻為工具,催生出很多“新農人”:他們通過鏡頭向外界介紹家鄉特色農產品,讓更多人更加直觀地了解農產品原產地的風土人情和產品優勢,助力農產品銷售。其中也有外出務工青年回到家鄉創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家鄉產業升級,為鄉村和村民創造了更多機會。 鄉村發展,人才是關鍵。在促進鄉村人才成長方面,抖音通過運營扶持和培訓等具體措施,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讓鄉村人才供給和產業發展需求有機銜接。報告指出,抖音平臺上豐富的三農話題為“新農人”學習農業知識和技術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時,抖音通過引入專業資源,如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國農業科學院等機構和專家資源,打造實時、專業、互動性更強的農業知識生態,讓抖音成為農業生產的“新農具”。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已有1840名農技員和10位三農科學家入駐抖音,累計發布4萬多條農技視頻;2023年1月1日至12月7日,抖音平臺上共有農技視頻2778.3萬個,播放量達1206.2億次。 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報告指出,全域興趣電商模式能夠助力展示產業帶商品的特性、價值和精神內涵,讓源頭好貨直接觸達消費者,走向更廣闊的消費市場。為此,抖音電商推出了“產業成長計劃”“金產地計劃”“織造中國·產業帶女裝助力計劃”等具體措施,系統化、規模化扶持中小商家,助力產業帶升級轉型與生態建設。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電商覆蓋的特色產業帶為684個,產業帶商家數量增長超過194%;其中,中部和西部產業帶增長最快。 江蘇南通是“世界三大家紡中心”之一,依托抖音電商,當地突破了傳統銷售渠道限制。借助抖音直播,一方面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大大縮短了交易鏈路,為商家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2023年,南通家紡產業帶商品在抖音電商銷量超2.4億件,同比增長60%。 在云南,抖音電商協同多方資源,持續扶持當地鮮花產業帶轉型與發展。從傳統的線下銷售到直播間,云南鮮花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2023年,從云南產地直發的鮮花在抖音平臺出現明顯增長,其中銷量增長68%,商家增長80%,帶貨作者增長73%。 不僅如此,直播、短視頻及達人探店等新模式,也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為更多實體商家、老字號及國貨品牌更加直觀地展示商品和服務特色、放大自身優勢提供了極大便利,也幫助他們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據介紹,2023年,抖音生活服務與各級商務部門攜手推出“心動老字號”項目,與近百個老字號商家、千位達人合作,幫助老字號企業拓展客戶、打造品牌、進行數字化升級。曾參與濃縮洗衣粉技術革命的老牌國貨“活力28”在線下銷售遇到瓶頸后,開始嘗試在抖音平臺直播。其高性價比的產品成為直播間優勢并被不斷放大,打動了更多消費者,由此為產品找到了新銷路。 在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的同時,許多地方文旅產業也借助抖音直播及短視頻等方式順利“出圈”,多地文旅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貴州“村超”、哈爾濱冰雪旅游、淄博燒烤……在平臺、商家、達人、網友等全民參與下,文旅產業釋放出巨大的潛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借助產品、內容和技術優勢服務社會發展,是互聯網平臺發揮更大社會價值的重要特征之一。 據了解,在推進公共事業數字化方面,抖音集團將數字化技術能力、應用工具和實踐經驗等應用于更廣闊的公共場景,推動公共事業發展和城市數字化升級。如,在助力淄博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火山引擎構建了覆蓋周村區全區范圍的數字孿生城市空間,同時建設線上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打造了一批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為城市內澇分析、重大事件保障、政務服務、文旅宣傳等多種場景提供支撐,讓城市治理變得更智慧、更高效。 此外,抖音集團持續通過產品功能優化、運營激勵、內容共創和公益項目實施等方式,激發優質文化內容創作,促進文化繁榮,讓更多用戶能夠享受到更豐富的文化生活。 自2021年起,抖音集團聯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設立古籍保護專項基金,資助古籍保護單位開展古籍修復與人才培養。抖音集團還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產品研發能力及北京大學學術能力,推出“識典古籍”平臺,助力古籍數字化整理,并將平臺所有古籍資源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截至2024年3月底,“識典古籍”平臺已上線超過4000部古籍,并推出了分詞檢索、實體百科、古籍AI助手、字典釋義、白話譯文、圖文對照、繁簡轉換等功能。 從上述案例也可看出,在助力傳統文化傳承、促進知識普惠、教育資源均等化以及豐富公眾文化生活等方面,以抖音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有著先天優勢。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其“連接善意 共創美好”的公益屬性。 記者獲悉,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1525家公益機構入駐字節跳動公益平臺,上線2789個公益項目,涵蓋鄉村發展、教育助學、扶危助困、生態人文四大類型29個社會議題。2023 年,用戶通過該平臺參與公益達4.2億次,2.57萬名創作者發布超67萬條公益相關內容,總播放量/瀏覽量達270億次。 有評論指出,互聯網平臺的產品和技術能力能夠使公益項目更加透明和高效,有助于增強公眾對公益行業的信任度,解決更多社會痛點難點。而包括公益事業在內,抖音等平臺為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突破、新活力,也是其本身彰顯的社會價值的真實寫照和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