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 本報記者 皮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8月11日發布,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實踐的重要標志,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意見,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明確了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實施路徑,對于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意見提出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的工作原則: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發展實際,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強化支撐綠色轉型的科技創新、政策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為綠色轉型提供更強創新動能和制度保障;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妥善防范化解綠色轉型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挑戰。

   意見提出兩個階段目標:到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進展,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意見圍繞五大領域、三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五大領域分別是: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三大環節分別是: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增效,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加大綠色產品供給,積極擴大綠色消費;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創新示范推廣。

   其中,在“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方面,意見提出,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和協同轉型,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城市典范。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在“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方面,意見提出,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將綠色理念和節約要求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引導公眾節約用水用電、反對鋪張浪費、推廣“光盤行動”、抵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動解決噪聲、油煙、惡臭等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意見明確,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積極構建有利于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的財稅政策體系,支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傳統行業改造升級、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源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廣等領域工作。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稅收優惠。完善綠色稅制,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完善環境保護稅征收體系,研究支持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

   意見強調,加強法治保障。各有關單位要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法典和能源法、節約能源法、電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工作,研究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和碳達峰碳中和專項法律。落實民法典綠色原則,引導民事主體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天天色天天综合|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久久青青色综合|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欧美激情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给合国产|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