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2024年,在中央社會工作部的指導下,省市縣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陸續成立,并聚焦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促進社會工作高效統籌協調,有效整合社會工作力量,不斷提高社會工作整體效能,努力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根據部門職責劃分,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與各級民政等相關部門經過協調會商,對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社工機構管理、社工站發展、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等一系列問題逐步達成一致意見,為社會工作發展構建了良好的機制。 2024年11月,中央社會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新時代社會工作正劈波斬浪、奮勇前進。 明確發展方向 2024年11月5日至6日,中央社會工作會議召開。黨中央首次召開中央社會工作會議,在黨的社會工作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突出抓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抓好凝聚服務群眾工作,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強調,做好社會工作是全黨共同責任。各級黨委(黨組)要扛起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確保黨中央關于社會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各地和有關部門要主動作為、協同聯動,堅持管行業也要管黨建,形成做好社會工作的強大合力;社會工作部門要加強自身建設,強化政治擔當,勇于實踐探索,扎實履職盡責,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 除了上述指示之外,2024年7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要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和《決定》的要求,為社會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推動社會工作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推出系列政策 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2024年,一系列有利于社會工作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工作的發展—— 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意見》從選育管用全鏈條各方面對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進行了整體性、系統性制度設計,強調激勵保障和監督約束并重,既注重與已有政策相銜接,同時根據形勢任務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對于不斷壯大城市基層治理骨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意見》。《意見》提出,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搭建志愿者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合作平臺,促進志愿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9月,民政部、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針對當前社會組織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規范登記審查、加強管理服務、依法開展監督、積極鼓勵引導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規范措施,以規范化推動包括社工機構在內的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等五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建立由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康復治療人員、醫療護理員、養老護理員、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健康管理師、社會工作者及志愿者等組成的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綜合連續的健康服務。 加強人才培養 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在黨的社會工作事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從中央到地方,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都受到格外重視。 中央社會工作部在重慶舉辦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培訓班。培訓班聚焦新時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幫助各地在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中把準方向、明確重點、掌握方法、抓好落實。 中央社會工作部還分別在北京和新疆舉辦兩期2024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以下簡稱“三區”)社會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班。500名在“三區”從事社會工作服務的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及村(社區)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 地方上,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召開了全市2024年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聯席會議暨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要堅持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方向,提高全市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要結合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和群眾服務需求,推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本土化建設。 在各級部門的重視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4年度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達188.9萬人,較2023年增長26%,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116.1萬人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這支隊伍廣泛分布在基層治理、職工幫扶、兒童福利、青少年事務、老齡和養老服務、禁毒戒毒、社會救助、社區矯正、衛生健康、信訪工作等領域,圍繞滿足群眾需求和解決具體民生問題開展專業服務,成為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 地方創新實踐 隨著省市縣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成立,各地社會工作發展路徑逐步明晰。在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民政部門等的共同努力下,富有地方色彩的社會工作實踐不斷涌現。 在湖南,中共湖南省委社會工作部依據“三定”職責,多次與湖南省民政廳就基層社工站建設事項進行協調會商,雙方達成了社工站項目由省民政廳牽頭建設、市縣兩級民政部門具體運營,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負責統籌協調、資源整合與業務指導的一致意見。湖南省民政廳在《湖南省基層社工站服務項目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基礎上,印發《民政社工站項目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新《方案》的出臺有力地推動了湖南省社工站的發展,加上中共湖南省委社會工作部在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上的發力,湖南省社會工作呈現出蓬勃生機。 在天津,天津市民政局、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作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社工站服務主要采取“政府購買、項目運作”的方式運行。購買主體為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市、區民政部門原則上不直接購買社工站服務項目。在社工站的日常監管方面,《意見》明確,市、區黨委社會工作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市、區民政部門負責相關業務指導,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工站日常管理和監督。 在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負責,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廣泛參與,推動各領域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均衡發展。同時要求市、區兩級主責單位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納入本單位部門預算統籌保障,支持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鼓勵、引導慈善資源投向社會工作領域,形成多元投入機制,支持專業社會工作發展。深化“北京社工”品牌建設,推動將貢獻突出且取得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的社會工作者納入人才引進政策。 風好正揚帆,奮楫再遠航。新征程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大社會工作者勇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已經成為滿足群眾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解決具體民生問題的一支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