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近日,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節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切實做好當前社會救助領域安全穩定工作,保障好元旦春節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通知要求,全面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各地要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認定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進一步細化認定條件,將暫不符合救助幫扶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加強日常走訪,全面了解其基本生活變化情況,對符合救助幫扶條件的,及時給予相應救助幫扶。 各地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將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以及其他困難人員等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動態監測。 通知要求,規范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要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應急、過渡、補充等制度功能,加強對符合條件的未參加失業保險且無生活來源失業人員、生活困難未就業大學生、因病因突發事件生活陷入困境人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等重點群體的救助幫扶。強化臨時救助與受災人員救助制度銜接,加強應急期、過渡期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進一步健全臨時救助鄉鎮備用金制度,全面落實“急難發生地救助”“先行救助”等政策要求,切實發揮臨時救助救急解難作用,要加強社會救助資金監管,確保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金按時足額發放。 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困難群眾走訪關愛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元旦春節前夕提前發放救助金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對元旦春節期間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困難群眾,加快審核確認和資金發放進度,可視情先行通過臨時救助幫助緩解生活困難,滿足困難群眾過節需要。要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引導慈善組織積極有序開展元旦春節對困難群眾探訪、慰問等活動,更好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差異化救助需求。 通知強調,切實加強組織保障。進一步健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對存在重大困難的群眾,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幫扶力度。堅持上下聯動,持續暢通部省市縣四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及時受理困難群眾救助申請、投訴舉報、政策咨詢等事項,積極回應群眾訴求,耐心細致解答疑問,著力發揮救助服務熱線在情緒疏導、心理慰藉、矛盾化解方面的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將社會救助與“扶危濟困”“守望相助”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講好新時代社會救助故事,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