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全國首宗”屢次落地廈門垃圾分類和“雙碳”工作緊密結合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出爐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全國首宗”屢次落地廈門垃圾分類和“雙碳”工作緊密結合

藍色桶多了,橙色桶少了,垃圾分類更精準了——這是廈門開展精細化垃圾分類工作以來,許多社區居民最深的感受。在思明區宏益大廈生活垃圾投放點,小區居民李曉榕驚奇道:“藍色可回收物桶竟然變成數量最多的了!”面前整齊排列的15個垃圾桶中,有6個藍桶、5個綠桶、3個橙桶、1個紅桶。她感嘆,以前出門扔垃圾,其他垃圾最多,大部分都扔進橙桶,后來認真分類可回收物,感覺其他垃圾變少了很多,“可回收利用的東西太多了,都能扔進藍桶。”

   藍桶數量的變化,正是廈門形成“垃圾分類+減污降碳”良性循環的直觀體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全國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近年來,廈門持續開展精細化垃圾分類,完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成功落地,將垃圾分類低碳減排融入大型賽事以及生活日常中的方方面面……如今,已經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垃圾分類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廈門模式”,進一步促進垃圾分類減污降碳工作的良性循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動的良好局面。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廈門敢于先行先試,勇于探索創新,將推進垃圾分類和“雙碳”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生活垃圾清運量增長率由2017年的7%降至目前的1%左右,回收利用率由25%上升到54%左右,資源化利用率由44%提升到90%左右,垃圾分類工作連續24個季度全國第一,為“無廢城市”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全國首宗”屢次落地探索形成“廈門模式”

   碳交易,指的是在碳市場中,買家通過支付一定金額給賣家,從而獲得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垃圾分類碳交易,就是將垃圾分類對減少碳排放的貢獻,轉化為肉眼可見的“收益”。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置”的全過程系統治理中,垃圾分類對減少碳排放、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是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切入口。

   2024年1月,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在廈門湖里金安社區落地,同年10月,全國首宗低值可回收物分類碳減排量交易成功落地集美信毅社區,為引導社區減污降碳、踐行綠色低碳等提供新思路;同年12月,全國首宗生廚余垃圾分類及就地資源化利用碳減排量交易在翔安新圩面前埔村成功簽約,創新打造了“‘雙碳’目標+垃圾分類+鄉村振興”的廈門樣板。

   一系列垃圾分類碳交易成功落地廈門,表明廈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納入整體規劃。這些努力不僅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也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模式。

  碳交易“點廢為金”減污降碳良性循環

   縱觀多筆在廈落地的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通過碳交易“點廢為金”,廈門進一步完善了“垃圾分類+減污降碳”的良性循環。

   為探索垃圾分類“廈門模式”領跑全國的密碼,2024年8月,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活動走進湖里區金安社區和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多家央媒通過專題報道,展現廈門綠色低碳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實踐成果和典型經驗。2024年11月25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也以“減污降碳協同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題,以報道集美區碳減排量交易為例,宣傳了廈門在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中的亮點做法。

   在湖里區金安社區和集美區,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不僅推動了垃圾分類實效轉化為碳資產,獲取相應的資金收益,還將所得收益反哺于社區,用于綠色低碳治理項目,并為居民購買更多公共服務,引導社區居民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建立起“以綠色交易促進社區垃圾分類”新模式。

   經過多年努力,翔安面前埔村也成功走出了“生廚余垃圾分類及就地資源化利用發酵制成有機肥還田”的創新之路,碳減排量交易所產生的收益,通過多種補助形式正向反饋給農戶,形成可持續激勵,實現良性循環;所打造出農村垃圾分類推動農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管理模式,也成功實現減污降碳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協同。

  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垃圾分類融入生活

   垃圾分類與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生產密切相關。在1月5日舉行的2025建發廈門馬拉松賽中,現場產生的4.96噸一次性紙杯、塑料包裝等廢棄物,賽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運處理,送到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加以循環利用。在這條廈門馬拉松最美賽道上,綠色低碳新時尚貫穿始終:賽前推出文明參賽倡議,號召跑者踐行垃圾分類,選擇可循環利用產品;起點設置“舊衣回收處”,回收的舊衣經統一處理實現二次循環;賽道沿線增加垃圾投放點,加強垃圾分類引導,加大清運作業保障力量……

   這些都離不開廈門市創新建立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近年來,廈門積極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提質增效,末端處理系統不斷迭代升級,進一步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如全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成功啟用以來,不僅加快廈門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也為垃圾分類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廈門模式”賦能添翼。目前,廈門低值二期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該項目將采用迭代升級后的技術裝備,設計年處理能力約10萬噸。

  (據《廈門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东京热|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