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印發《上海市養老機構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發揮養老機構的專業支撐和資源協調作用,進一步滿足失能失智、特殊困難等老年群體對專業照護的期盼和需求。到2027年,養老機構住養服務品質、醫養結合水平、敬老愛老氛圍、專業科技含量和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努力打造人民城市機構養老新范式。 據介紹,《方案》重點圍繞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密切相關的“醫、護、食、住、心、安”六件事,在全市范圍開展養老機構品質提升“八項行動”。 一是醫養結合促進行動。到2027年,全市打造100家具備較強醫養結合功能的示范性養老機構,在100家養老機構中開展“醫護進機構”實訓帶教,實現有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專項培訓全覆蓋、有條件的機構開展“養老院+互聯網醫院”全覆蓋。 二是照護升級行動。聚焦失能照護、認知障礙照護服務剛性需求,不斷提高養老機構照護服務專業化、標準化水平。到2027年全市建成失能照護、認知障礙照護示范機構各50家,培育特色工作室50個,培養一級養老護理員50人、二級養老護理員500人。 三是暖屋煥新行動。持續推進養老機構升級改造,從更好滿足老年人長期居住和生活照料需求出發,優化居住空間布局,美化機構整體環境,營造家庭生活氛圍。 四是暖胃“食”光行動。全面提升養老機構膳食服務水平,開展上海市養老機構營養膳食研究和指南發布,指導養老機構開展食堂標準化建設。到2027年,推動養老機構食堂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推動100家以上養老機構申報建設“健康食堂”。 五是暖心陪伴行動。加強養老機構老年社工人才配備,強化社工服務與照護服務融合發展。到2027年,每家養老機構至少擁有一名經過專業培訓的社工人才。發展志愿者、第三方以及家庭照料者組建非正式照護力量,加大對非正式照護力量的專業照護培訓和參與支持。 六是安全無憂行動。建立養老機構安全運行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發揮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信用評價等的風險預警作用。依托養老服務“云監管”平臺推進養老服務綜合監管無感檢查、智能預警和閉環管理。 七是智慧賦能行動。加快推進智慧養老院建設,到2027年,依托上海市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實現全市養老機構基本智慧功能全覆蓋,打造100家示范型智慧養老院。 八是品牌閃亮行動。推動養老機構積極創設養老服務品牌、開展連鎖經營。鼓勵養老機構結合自身優勢、特色,圍繞失能照護、認知障礙照護、醫養結合、家庭照護床位、精神文化、社區融合、非正式照料、個性化服務等內容,開展品牌機構、品牌項目、品牌團隊建設。 《方案》要求,要把“八項行動”作為推動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提升本區養老機構供需適配的重要舉措。通過進一步統籌社會資源、加強部門協同、加大扶持力度,推動區域養老機構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有人情味、可托付、舒適溫馨的長期生活場所和專業照護機構,全面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和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