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高文興 7月4日,重慶市渝中區巴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重慶環境文化促進會等社會組織聯合重慶市政府相關部門,餐飲行業協會,奶茶、咖啡商家等聯合舉辦了一場現制飲品減塑沙龍,共商減塑對策,并發起“益杯行動”,促進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重慶“無廢城市”建設。 據行業報告及歷史數據推算,2024年中國現制飲品(包括茶飲、咖啡、果汁、酸奶飲品等)的總出杯量超過500億杯,市場規模達6279億元。其中,現制茶飲市場規模占現制飲品市場的50%。2023年,我國共消費了超過213.1億杯現制茶,相當于平均每秒就喝掉676杯。這些茶飲消費,同時伴隨著約43.04萬噸塑料垃圾的產生。同時,精致的飲料包裝作為營銷手段,令飲料杯的重量明顯增加。2022年,有環保組織調研發現,一杯茶飲的包裝中非必要部分占包裝總重量的30%以上。 隨著重慶市無廢城市建設不斷深入推進,該市的現制飲品行業作為快速增長的餐飲零售品類,其綠色轉型的重要性也日趨突出。 在會上,與會代表圍繞“餐飲(現制飲品)減塑痛點與突破”展開深入交流。政府部門代表提出,將完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體系,出臺針對現制飲品行業的減塑標準與激勵措施;行業協會代表呼吁建立行業自律公約,推廣綠色包裝技術與管理經驗;企業代表則建議通過“碳積分”“綠色消費券”等方式激發消費者參與熱情;重慶市渝中區巴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代表則分享了國際和國內的減塑案例,認為奶茶咖啡行業減塑可以使用“決策樹”模型評估包裝設計,盡可能實現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目標。 在場參會單位聯合發起“環境友好·益杯行動”倡議,倡議飲品商家接受公眾自帶杯,堂食優先提供重復使用杯子,盡可能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門店垃圾分類和倡導綠色消費。倡議公眾實踐自帶杯等綠色消費模式,主動向商家和品牌表達綠色消費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低碳環保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