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祭掃方式近7成 清明節綠色低碳成主流
清明節假期期間,全國迎來群眾集中祭掃高峰。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4月4日至6日,全國提供現場祭掃服務的殯葬服務機構約6.55萬個,參與服務保障工作人員約124.26萬人次,接待現場祭掃群眾約5433.95萬人次。各地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機構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管理措施,扎實開展便民利民服務,持續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推進移風易俗,倡導綠色文明祭掃,各地祭掃活動安全平穩有序。
清明節首日(4月4日)為祭掃最高峰,全國殯葬服務機構單日接待群眾3302.61萬人次,疏導車輛750.19萬臺次,參與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55.83萬人。隨著假期推進,祭掃人數逐日回落,5日、6日分別接待群眾1364.22萬和767.12萬人次。
清明節期間,鮮花祭掃、網絡祭掃等綠色低碳方式占比顯著。首日63.83%的現場祭掃群眾選擇鮮花等環保方式,次日及假期最后一天占比分別升至64.59%和78.7%。網絡祭掃平臺累計服務92.75萬人次,成為傳統祭掃方式的重要補充。生態安葬推廣成效初顯,三日共安葬骨灰3.5萬份,其中海葬、樹葬等節地方式占比約7.5%,4月6日單日生態安葬比例達10.7%,綠色低碳祭掃、節地生態安葬等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各地民政部門以清明節為契機,通過增設服務窗口、優化流程、宣傳引導等方式,推動殯葬移風易俗。綠色祭掃比例逐日攀升、生態安葬接受度提高,反映出公眾環保意識增強和文明祭掃理念的深化。假期結束后,民政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做好后續祭掃服務保障,強化安全管理,倡導錯峰出行、文明低碳祭掃,確保祭掃活動平安有序。
民政部提醒,清明節后仍有部分群眾延續祭掃活動,建議關注天氣、交通信息,優先選擇綠色出行和低碳祭掃方式,共同維護平安、文明、祥和的祭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