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11月30日,為推動市區、街道、社區、社工機構、社區社會組織之間的信息溝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推進三社聯動“聚寶盆”項目,北京市豐臺區薊翔社工事務所組織召開了“互聯網+科技養老時代下,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暨‘三社聯動’創新模式交流研討會”。此次會議也標志著“三社聯動”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體系建設在北京市豐臺區初見成效。
“掏出健康檔案IC卡,在數據讀取器上輕輕一刷,老人即可在社區服務中心進行血壓、血糖、心率等項目的智能測量,數據將傳輸到檢測終端上,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實時監測。如果這一段時間內老人血壓過高,醫護人員就會主動聯系老人,提醒老人去醫院做檢查,以免出現意外。這就是每周五薊翔社工在我們社區做的智能助醫服務,為社區700位老人就醫提供了很多便利。”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紅獅家園社區居委會主任任岳卿對互聯網+科技養老十分贊賞。
任岳卿所說的智能助醫服務就是薊翔社工事務所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在社區設立“智能助醫”體驗中心,為居家社區老年人提供生命指標監測,再依托養老照料中心的醫療資源對社區老人進行健康管理、上門出診、雙向轉診、緊急救助等附加服務。
“智能助醫僅僅是我們借助互聯網+模式、提供的多數服務中的一種。我們建立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已展示12家服務供應商,涉及助醫、助潔、理發、修腳、維修、配送、代采買、法律咨詢、精神關懷等服務內容。”作為項目承接方,薊翔社工事務所負責人施穎秀介紹,“我們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涵蓋了《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要求的八項服務中的七項服務,基本滿足了社區不同類型老人的不同需求層面。”
施穎秀表示,跟據其團隊10余年的基層為老服務經驗和需求調研分析,目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在各街道社區等基層百姓中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概念,逐漸成為老人們的熱門話題。同時,她重點介紹了薊翔社工事務所2016年三社聯動“聚寶盆”項目。
該項目借助互聯網和科技養老等多種手段,以社區為平臺,在專業社工的引領下,以滿足社區居家養老需求為導向,通過整合多方社會資源,提供專業化、有針對性的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孵化和增能服務,搭建社會組織網絡共享支持體系平臺,借助互聯網的手段達到居家養老服務的供需平衡,同時培育和孵化社會組織,達到自我管理、自我運行、自我造血的三自功能,再通過社會組織的鏈接和資源整合,最終建立社區為老服務聯盟支持平臺。
芳古園一區第二社區是該項目試點社區。在項目執行中社區提出了殘疾、高齡、貧困等老年人洗衣困難、請放心家政難的問題。為此薊翔社工鏈接資源,由社工和志愿者提供家政助潔和代洗衣服務,獲得了社區和老人的好評。據了解,為保證服務品質,薊翔社工事務所制定了《服務供應商管理制度》,通過準入準出機制、投訴處理機制、積分管理機制,以及服務供應商聯席交流會來對社會服務供應商進行監督管理。
運用互聯網+管理的方式搭建志愿服務線上線下及優化互動平臺,也是該項目的亮點。社區志愿服務隊骨干許蘭芝談到,“薊翔社工為我們提供能力提升培訓,給我們頒發了志愿者存折、手環,告訴我們愛心換愛心活動,教我們在薊翔社工志愿服務網站或微信上報名參加志愿活動、查看自己的志愿服務積分。我們將自己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時長存入薊翔社工事務所的‘愛心銀行’,當自己需要幫助時就享受他人提供的同等志愿服務。這不僅讓我們幫到了老人們,也讓自己收獲成長,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