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7年11月7日下午,三一基金會于北京新國貿飯店舉辦Demo Day——孵化項目出殼發布會。會上,三一基金會Good2 Studio孵化工作室支持的第一批9個初創公益項目經過半年多的孵化,成功出殼。三一基金會理事長、三一集團董事梁在中先生為Good2 Studio孵化的9個公益項目頒發證書。
Good2 Studio是三一基金會為支持初創型公益項目尋找有效的社會問題解決方案而設立的的孵化器。“Good2”意味著“good mind × good strategy”,因為好的公益行動不但要有善良的意愿,更要有好的方法和行動。被孵化的公益項目要專注于解決真實的社會問題,已經開始嘗試其解決方案,且解決方案具備創新性。而Good2 Studio將為公益項目團隊提供能力建設、資源對接、辦公地點、小額資助、成長陪伴等初創項目亟需的支持。
三一基金會秘書長文洋表示,“基金會之所以選擇對初創期項目資助并陪伴,就是為了幫助解決社會問題的人賦能。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支持和試錯,這是基金會的價值所在。我們并非將受資助機構的效果作為評判的目標,更注重機構在整個陪伴過程中的價值,這比獲得一個結果會更有意義。”
“這9家機構領域不同,社會問題不同,方案也不同,每一家機構能力、資源、精力都有限,都分別針對著不同的社會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解決社會問題的團隊,幫助其向好發展。”文洋補充道。
Demo Day項目展示環節,9個初創公益項目的負責人分別展示了他們在半年孵化過程中的成果,為大家帶來年輕創變者們改變世界的新方法和新視角 。
9個項目各具特色,紛紛切中社會問題。
由關注農村女孩成長的有靈且美首先為項目展示拉開了序幕。有靈且美的聯合創始人鄭清之和歐陽晨曦介紹了她們通過 “身心一體的藝術教育”核心理念,助力農村女孩在身體、心智、情感關系方面更積極健康地發展。
畢業于劍橋大學的黑土麥田駐花垣縣鄉村創客謝雨杉分享了為鄉村創業青年賦能的海客計劃。通過提供創業培訓、導師支持、創業平臺和成長陪伴,海客計劃希望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扶持青年人才和循環動力。
“讓商業更包容”是社會企業融易咨詢的核心理念。融易的聯合創始人周海濱介紹,融易提供專業的殘障融合及多元化戰略咨詢,通過培訓工作坊和無障礙方案設計兩大產品服務,推動企業更好地融合殘障人群就業。
“為了每一個生命共享雪山勝境”是藏區流浪狗項目的美好愿景。發起人尹杭介紹,藏區數量龐大的流浪藏獒為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威脅,而雪鏡團隊通過與當地獸醫、寺廟合作的方式推廣流浪狗絕育手術,能低成本且有效地控制流浪狗的數量。
科蚪是歐陽艷琴在2015年創立的專注打工子弟教育的社會企業。出身于農民工家庭的歐陽艷琴發現打工子弟學校普遍存在師資流動性大,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基于這些問題,科蚪為打工子弟提供課外科學課程,提高流動兒童的教育質量。
微雜院是一個在北京胡同里的流動兒童社區公益圖書館和藝術中心。項目負責人楊佳霖介紹,通過聚集北京豐富的藝術資源,不但讓流動兒童發現了生活中藝術的美好,還打破了他們與飛速發展的城市的隔閡,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的步伐。
迷你影戲節的創始人淺色將傳統的影戲藝術與社會議題結合起來,突破了人們對社會問題的理解。比如在迷你影戲節的”言語之行“項目中,通過影戲和手語的創新結合,聾人朋友們能更主動地表達自我。
交互空間是一個跨教育、咨詢與媒體的在線教育智庫,項目創始人郭鑫悅相信“人人都是教育家”。交互空間通過培養3-12歲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社交與情感技能,協助中國的父母科學地進行家庭教育,使家庭成員都能有健康良好的交流。
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自然之友”聯合發起人梁曉燕女士對Demo Day活動發表了主旨演講。梁曉燕提出,對于公益項目來說,盡管一般評估都更注重結果性的價值,但過程性價值也很重要。過程性價值是公益項目長遠發展的底層支撐,會影響公益項目在執行中真正的質量和社會影響力。
梁曉燕認為,公益項目在解決社會問題時應該同時具有雙重視角。第一重視角是對社會問題的影響,第二重視角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社會的整體性影響。除了直接解決社會問題,所有公益行動還都會起到活化社會、激發社會能量、促進社會聯結的重要作用。希望更多基金會和公益機構的支持平臺都能具備雙重視野,不僅關注解決社會問題本身,也關注公益行動對促進社會聯結的整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