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出了移植倉,我們就可以回家了吧?我就能跳舞了,就可以上學了吧?”7歲的小若涵期待的看著媽媽,媽媽含淚抱著可愛的女兒說,“是啊,等你好了,我們就可以回家上學了。”近日,小若涵在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移植了來自北京市臍血庫提供的愛心臍帶血之后,恢復良好,并成功“出倉”。
若涵從小活潑好動,2017年8月初,6歲的小若涵跌倒卻淤青不止,去當地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訴若涵父母,若涵很可能患上了一種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陜西農村家庭聽都沒聽說過的病猶如晴天霹靂擊碎了他們所有的希望。看著家里還在上學的長女以及嗷嗷待哺的兒子,若涵父母離開了十幾年沒有踏出的家鄉,帶著若涵來北京求醫。
歷經半年的艱苦治療,懂事的若涵沒喊過一次“疼”,那雙原本靈活舞動的小手扎滿了針孔,但是若涵的病情并沒有好轉。在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再次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經過腰穿、活檢、抽血等一系列檢查之后,醫生告訴若涵父母:“想要救若涵,唯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看著被疾病折磨得日漸消瘦的女兒,若涵父母同意了醫生的治療方案,而預計高達50萬的醫療費用,讓這個低保貧困家庭陷入了絕境。最終若涵父母選擇了眾籌的方式,希望能為小若涵尋求一線生機。若涵的病情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八一兒童醫院的合作機構北京市臍血庫在第一時間為小若涵捐獻了愛心臍帶血。
2018年3月8日,小若涵在媽媽的陪伴下進入移植倉。3月25日,經過多方努力,小若涵的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若涵于4月18日順利出倉,目前恢復情況良好,那雙美麗的大眼睛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光芒,她對爸爸媽媽說:“等我病好了,我們就回家,爸爸媽媽、我、姐姐、弟弟,我們一家,再也不分開了!”
據有效數據顯示,我國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急等造血干細胞移植,更讓人擔憂的是,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4萬的趨勢在增長,其中一半都是兒童患者。2018年,北京市臍血庫與北京仁澤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援助項目”,計劃將向社會捐獻100份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主要用于14歲以下、家庭貧困、需要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兒重疾的治療。
疾病雖然無情,但人間有愛,希望“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援助項目”通過愛心傳遞,讓更多需要幫助的血液病患兒重鑄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