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平旺村衛生室的村醫韋銳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道。
2018年5月5日早晨,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項目廣西都安站啟動儀式前,韋銳接受了《公益時報》的采訪。當記者從他口中得知當地村醫的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比起出外打工的同鄉人有明顯的差距時,韋銳在流露出一絲羨慕之余,并不后悔自己從事村醫12年的歷程。
“我們村人口是3250,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但只有兩個村醫。”韋銳告訴記者。
韋銳所在的平旺村地處山區,交通十分不發達,村民如果要去醫療水平更好的鄉里看病,要走半天時間的山路才能到達。而這樣的情況在廣西當地的貧困村中是極為普遍的現象,因此,村醫對于村民常見病癥的診斷和治療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我國鄉村基本公共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分布不均衡,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等現實情況,2017年年底,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財務司和基層衛生司的指導下,中恒集團攜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啟動了“中華鄉村e康工程——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項目”,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啟動試點,逐步向深度貧困區輻射,直至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據了解,中恒集團梧州制藥首期捐贈了2800萬元用于培訓,將惠及6000名像韋銳一樣的鄉村醫生。
據悉,從2017年年底至今,該項目已在廣西大地上開展了12站的培訓活動,此次都安站則邀請了來自北京、廣東和廣西本地的19位中醫適宜技術專家為都安縣16個鄉鎮、141個村級衛生室的160名鄉村醫生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專業培訓。
在都安縣中醫院瑤醫診療室進行的實操培訓
韋銳向記者表示,村醫們非常歡迎這樣的培訓,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村民普遍很相信中醫,而有關風濕、關節炎等慢性病的培訓都非常實用,對我們的醫術提高有很大幫助。”他說。
在都安站啟動儀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司監察專員聶春雷表示,當前,扶貧開發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硬骨頭”的主攻方向,要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對口支援等形式,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做到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聶春雷說:“鄉村醫生在夯實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網底,服務保障基層群眾健康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通過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項目,能夠提高鄉村醫生專業化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從而提升群眾健康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讓群眾少生病、少生大病,切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增強群眾獲得感。”
在培訓的間歇期間,19名培訓專家還驅車近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都安縣大興鄉順安村進行義診。74歲高齡的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會長李金華也不懼山路顛簸,親臨義診現場考察當地醫療狀況。
順安村地處偏遠,屬于貧困村,絕大多數人口為瑤族或壯族,村民無論在經濟、語言和交通方面都存在就醫上的諸多困難。在與村民的交談中得知,就連這條“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也是2014年才修好,此前村民走到山外的公路上就需要足足4個小時。
在這里,鄉村醫生無疑成為了村民健康的第一防線。但讓不少人感到詫異的是,這里竟有一位52歲的村醫診治患者只收取2毛錢。
而在義診過程中,慰問團隊來到一戶貧困家庭,四口人就有三人因重病失去勞動能力。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悉心為他們做了診療,慰問團隊也為他們遞上了藥箱。
當天的義診吸引了全村的村民前往,多數為留守在村中的老人,主辦方也初次嘗試了以遠程醫療車遠程對接三名醫療專家的方式,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但主辦方也表示,鄉村醫生和義診也只能相對緩解一部分鄉村看病問題,實際上,我國山區還有很多更貧困的地方連這樣的基礎醫療保障都無法普及。
對此,中恒集團總裁歐陽靜波表示,要努力推進鄉村醫生培訓項目的力度和覆蓋面,“把線上線下的醫療、義診等一系列服務貫穿其中,解決貧困山區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
下一步,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項目將走進包括14個深度貧困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使上萬名鄉村醫生從中獲得培訓機會,并且從廣西都安站開始,利用移動互聯遠程醫療車,把北上廣等城市一流的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送到鄉村基層,提高鄉村醫生專業技能,助力健康扶貧。(高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