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扶貧網亮相第六屆中國慈展會
2018-09-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2018年9月20日,由中國慈展會由民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中國慈善聯合會等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開幕。本屆本屆慈展會以“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持續3天,共吸引789個機構、876個項目和312種消費扶貧產品參展。
作為黨的十九大后舉辦的首屆慈善盛會,本屆中國慈展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的主題,通過展示交流、研討會議和資源對接等板塊設置和安排,激發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四個層面的供給側疊加效應,為推進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共創美好生活作出積極貢獻。
民政部部長黃樹賢,民政部副部長、國家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歐青平,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廣東省政府副省長黃寧生、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卓志強出席了本屆慈展會“大國攻堅決勝2020”國際公益峰會并致辭。慈展會組委會主任、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主持峰會開幕式。
中國社會扶貧網受邀參加了此次展會。中國社會扶貧網作為重要參展方之一,同時參與一號館“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推介”專區,以及一號館的獨立展位。本次參展由成果展示、項目展示兩部分組成。成果展示包含中國社會扶貧網及其五大板塊介紹(包含關鍵數據)、中國社會扶貧網視頻宣傳片、數字大屏(目前正在確認組委會可否給予硬件支持)。項目展示整合促進會的“兩病一學”,既“光明扶貧工程·白內障復明”行動、“光明扶貧工程·兒童弱視康復”、“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的扶貧眾籌項目;以及中國社會扶貧網愛心幫扶的貧困戶故事和扶貧電商的案例。旨在通過全面、深度呈現中國社會扶貧網在精準扶貧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有示范意義的扶貧項目,打造中國社會扶貧網在該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展區。鮮艷的中國紅元素突顯了“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的決心與愿景。
宣傳片中,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扶貧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社會扶貧網首席執行官劉翔對2018年中國社會扶貧網所取得的成果進行了介紹,并表示未來將為取得脫貧攻堅的新勝利而持續努力。
中國社會扶貧網的科技與生態扶貧展區。中國社會扶貧網自成立以來借助互聯網創新思維、運作機制和相關技術,利用“互聯網+”社會扶貧方式,通過“愛心幫扶”、“電商扶貧”、“扶貧眾籌”、“扶貧展示”、“扶貧評價”五大板塊應用,有效實現貧困戶與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對接,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貧困治理,搭建起扶貧對象和社會愛心人士溝通的橋梁,為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貧困對象積極配合的多元主體治理格局方面進行了嶄新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社會扶貧網響應國家戰略,助力脫貧攻堅,在本屆慈展會呈現五大亮點。
1、使命在肩,聚焦精準扶貧的國家級社會扶貧網絡平臺
扶貧工作,直接關系千萬人民的福祉,關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不僅把貧困群眾放在心里,更是身體力行把扶貧工作抓在手上,多次就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作出重要指示,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在新形勢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實施的推動社會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是聚合社會各方力量利用“互聯網+”進行社會扶貧的嶄新探索和實踐。
中國社會扶貧網是由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建設的社會扶貧網絡信息服務平臺,與國家建檔立卡數據庫聯動,從成立之初就帶有精準扶貧的“基因”。
2、榜樣力量,講述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作為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唯一的“互聯網+”社會扶貧網絡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運用互聯網新技術和新模式,為貧困人口和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搭建起值得信賴的橋梁,已成為社會扶貧工作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中國社會扶貧網平臺用戶注冊量已突破3570萬,遍布全國31個省,30萬個行政村。累計發布幫扶需求359萬條,對接成功率超過70%。平臺已有2276萬愛心人士,共為215萬貧困戶在健康、助學、危房改造等方面提供至少249萬次幫助。這一系列數據,是中國社會扶貧網自成立以來工作成績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社會扶貧網著力提升平臺覆蓋面、用戶活躍度、幫扶精準度和社會影響力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社會扶貧網榮獲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互聯網信用認證平臺以及世界新媒體大會聯合頒發的“2018年度品牌影響力獎”,并位列《互聯網周刊》2018年上半年APP分類排行榜單眾籌TOP10榜首。
3、攜手向前,凝聚全社會力量幫扶深度貧困地區
一、中國社會扶貧網通過平臺設立“愛心通道”,有效實現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和貧困戶的對接。中國社會扶貧網與國家建檔立卡數據庫聯動,運用互聯網新技術和新模式,搭建一個連接貧困人口和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網絡服務平臺,切實解決貧困戶在物資、教育、醫療、房屋修繕等方面的困難。
二、中國社會扶貧網與各地政府的溝通和推廣。目前已在湖南、江西、云南、陜西、湖北、四川、海南、青海、貴州、河南、山西、重慶、安徽、內蒙、吉林、北京、遼寧、廣西、上海、福建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河北張家口市全面啟動“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
三、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全國20家正式通過民政部“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發布平臺”審核,獲得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資質的網絡平臺之一。除了官方網站,目前我們還開通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客戶端等多種幫扶方式,促進多方合作共同推動精準扶貧。
4、智慧光芒,運用“互聯網+”探索精準扶貧新方法
中國社會扶貧網自成立以來運用互聯網創新思維,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社會扶貧工作,搭建起扶貧對象和社會愛心人士溝通的橋梁,通過“互聯網+”社會扶貧方式,在拓寬扶貧力量的參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貧困治理,為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貧困對象積極配合的多元主體治理格局進行了嶄新的探索和實踐。
5、求真務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社會扶貧網在提高用戶活躍度、幫扶精準度、平臺影響力和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將繼續創新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將向三方面轉變: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政府主推向政府主導轉變,從組織化開展向公眾自主化參與轉變。
中國社會扶貧網希望能夠有效聚集全社會能量,為加快構建大扶貧格局,為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努力奮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