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在中國,“尊嚴死”有多遠?
在中國,“尊嚴死”有多遠?

2018-10-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新華社圖)

半年前,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遇到了一個病人,央求給他做手術。

“腫瘤太大,我實在做不了。”顧晉拒絕了。病人曾做過一次直腸癌手術,術后10個月出現了造口部位癌。顧晉見到他時,腫瘤已經侵及腹壁。

病人不甘心,“我才32歲,還想看著女兒長大。但現在,我甚至無法擁抱她。”

因為這句話,從醫30年的顧晉最終拍板,做!他解釋,這是一場關乎患者“尊嚴”的手術。

手術做完,病人異常激動,他說自己重新品嘗到了在人群中行走的滋味。遺憾的是,半年后,患者還是病情復發去世了。顧晉記錄下整個故事,投稿給了美國專業期刊《結直腸與肛管疾病》,文章的標題是“病人的尊嚴能否影響外科決策”。

2018年10月13日,在“緩和醫療(安寧療護)國際高峰論壇暨藝術行動”上,顧晉分享了這則故事,“無論是外科還是內科醫生,都應該關注患者尊嚴,關注舒緩醫療。”

這一天,10月的第二個周六,也是世界臨終關懷與緩和醫療日。

2018年是現代安寧療護運動創始人西西里·桑德斯誕辰100周年,本屆活動的主題“緩和醫療,我最重要”(Palliative Care-Because I Matter)正是出自她的經典名言——“因為你就是你,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你都最重要”(You matter because you are you and you matter until the end of your life)。

生前預囑,是否有法律效力?

“我準備好了,我會死得很好!”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再次一語驚人。

這句話,他在2018年4月的“生命教育與死亡輔導”清明論壇上也曾說過。他今年已經73歲了,給自己簽了生前預囑,愛人也簽了一份。

有人請他講講自己對生死的理解。“我在你們的年齡從來沒想到死,偶然想到覺得很可怕,但人生閱歷豐富了以后,對人生的意義就會有更多了解。”望著臺下的年輕人,韓啟德為生前預囑“站臺”。

生前預囑是實施緩和醫療的第一步。傳統醫學模式下,患者若不作聲明,醫生在患者病重之時會盡全力搶救。生前預囑就是在健康或意識清醒時簽署文件,說明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某些醫療及護理。

2006年,開國大將羅瑞卿之女羅點點等人創辦了“選擇與尊嚴”網站,提倡生前預囑和尊嚴死。之后,又成立了北京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

“選擇與尊嚴”網站擬寫了生前預囑的樣本,即“我的五個愿望”——我要或不要什么醫療服務,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療,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我想讓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誰幫助我。

不過在中國,當生死離別來臨之際,并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法律規定為生前預囑提供依據。院方一般會拿出幾套治療方案供患者家屬選擇,如果患者事先擬寫了生前預囑,家屬也同意不實施治療,院方才會提供緩和醫療。

“生前預囑想要生效,靠的是醫患溝通所達成的共識。能否提高生前預囑的法律效力?”韓啟德說。

1976年,美國加州通過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許患者依照自己的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延長臨終過程,自然死亡。在加拿大、新加坡等國,也有專門的生前預囑立法。

而在日本,推廣生前預囑采取了另一種模式。厚生勞動省要求所有醫生在接診時,第一時間了解病人對于自己臨終的要求,并將其作為病案納入病歷管理。醫患充分溝通,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將其變成機構和個人之間的約定。

在羅點點看來,日本這種鄉規民約的方式,或許更符合中國現有的環境。

國務院參事鄧小虹希望有朝一日,來了終末期病人,醫生能習慣性地問一聲家屬,“有生前預囑嗎?”

“臺灣緩和醫療走了35年,大陸頂多3年就夠了”

按照患者本人意愿,以盡量自然和有尊嚴的方式離世,緩和醫療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理念推廣之外,緩和醫療覆蓋的范圍更廣了,手段也日益多元化,但挑戰仍在。

緩和醫療早期集中于減輕晚期腫瘤患者的痛苦,但一些晚期非惡性疾病的痛苦程度,并不亞于腫瘤患者。

墨爾本圣文森特醫院緩和醫療中心醫生Jennifer Phili給出的答案是:將緩和醫療納入非腫瘤患者照護體系。她參與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門診為晚期的呼吸困難患者提供綜合呼吸服務,能夠很好地控制呼吸困難并改善生存。

在中國,非腫瘤患者的緩和醫療,目前還在摸索階段。

緩和醫療不僅停留在生理層面,還要求考慮到精神和心理層面的需求。

“醫學靠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技術,一條是藝術。如果醫學不想成為殘廢的醫學,兩條腿都要有。”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主任唐麗麗看來,腫瘤心理學就是醫學中的一門藝術。

最近五年,腫瘤心理學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國內相繼成立了多個專業委員會,編寫了《腫瘤心理治療指南》,該領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唐麗麗感嘆,國內腫瘤心理學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你比較一下,從業人員占了多大比例?”后備人員的短缺,造成緩和醫療中的心理干預不足,這也成了阻礙緩和醫療發展的一個原因。

高峰論壇上,有記者問臺灣“安寧療護”之母、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趙可式,如果用臺灣作為參照的模板,大陸的緩和醫療處在哪個階段?

趙可式用故事做了回答。幾年前,“安寧療護病房里的婚禮”是臺灣媒體們的最愛,“未婚妻快不行了,未婚夫說我還要娶你,大家都來拍。其實這不是緩和醫療真正要傳遞的信息”。

在臺灣,這個時代已經過去。對于大陸緩和醫療的發展,趙可式表示樂觀,“臺灣的緩和醫療走了35年,我覺得大陸頂多3年就夠了。”

她最大的心愿是未來不再有“安寧病房”這個概念,“所有人都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中,有尊嚴地走向死亡,為什么還要安寧病房?”(據《南方周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综合久久精品色|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欧美大战日韩91综合一区婷婷久久青草|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伊人网综合影院|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天天色综合天天色|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