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脫貧一周年:當貧困村遇上高科技,會發生什么?
2019-01-1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武勝男
“味道不錯!”馬云當場拿起一瓶“MA沙棘”,品了一口,又饒有興致地接受了清水河縣長的邀請,說一定去現場看看。
這是1月10日在河北舉行的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上。“MA沙棘”成為會上的網紅產品,這種從沙棘果里提煉出來的飲料是維C之王,是阿里巴巴生態脫貧的產物,來自于螞蟻森林上線的首個生態經濟林。有人笑稱阿里有個動物園,看來現在脫貧要打造一個植物園了。

(馬云饒有興趣的喝起了“MA沙棘”。它是從沙棘果里提煉出來的飲料。)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未來5年,將在生態、電商、教育、女性、健康5大領域投入100億元脫貧。今年1月10日,阿里向社會交出了一年的脫貧成績單——過去一年里,阿里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技術脫貧的新模式。
一年里,全國600多個貧困村通過電商脫貧成為了淘寶村,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平臺的銷售額超過630億元,其中,超過100個貧困縣網絡銷售額超過1億元。全國有超過425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了健康保險保障,近17萬名貧困縣的女性獲教育生育健康險,同時,近27萬貧困地區青年接受職業培訓。此外,螞蟻森林在沙漠植樹76萬畝,創造了18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
“貧是物質貧乏,窮是缺乏希望。脫貧,更要脫窮,只有充滿希望,才能走向致富。“阿里巴巴脫貧基金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阿里現在做的只是從0到1的第一步,更多的N在未來。
數百名阿里工程師呆在村里比在辦公室多
一年前,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成立時,可謂高規格,馬云擔任基金主席,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4員大將擔任基金副主席,阿里巴巴黨委書記邵曉鋒任基金秘書長。馬云還放話:脫貧要成為考核工作的KPI。
“投入100億元,是阿里助力扶貧攻堅的重要投入,但我們能做已經在做的,遠不止這些。”邵曉鋒說,大家記得住的可能是100億,但不知道的是,過去一年,阿里巴巴有數百位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在鄉村呆的時間比在杭州的時間還要多,有人因此還獲得了公司“空中飛人”獎,他們的足跡,遍布中國上百個貧困縣。

(阿里巴巴頂梁柱保險項目團隊走訪云南受益人,講解項目內容。)
當貧困縣遇上高科技,會帶來哪些變化?
今天的脫貧大會上,阿里也公布了一些“小數據”:阿里云IoT技術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將一片貧瘠的土地改造成塞上江南,預計一年可以節省1550萬立方米的水,相當于一年就可省出1.1個西湖。河北農村地區的村民,在支付寶上就能預約無人機噴灑農藥,一年下來,能減少30%以上的農藥使用,節約90%的農業用水。在陜西試點的“ET農業大腦”則可以分析果園澆水、施肥等數據,提出種植建議,可以幫助果農每節省管理成本超過200元。
比脫貧更重要的是脫窮
邵曉鋒說,在技術脫貧的理念下,經過過去一年的探索,阿里脫貧初步具備了“可借鑒,可參與,可持續”3個特征。
2019年是國家脫貧攻堅的決戰年,也是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年。五年為期的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正迎來從1到N的全面推進。

(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現場。)
“貧是物質貧乏,窮是缺乏希望。比脫貧更重要的是脫窮,只有充滿希望,才能走向致富。“馬云說。
脫貧年報顯示,過去一年,阿里脫貧基金在教育脫貧投入上用心甚多,包括馬云、蔡崇信,彭蕾三人負責的脫貧領域,連接成了一條貫穿0-3歲孩子到鄉村義務教育,到職業教育培訓的教育脫貧體系——陜西寧陜的養育未來項目,已實現全縣覆蓋,致力于0-3歲孩子的養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400名優秀鄉村教師通過馬云公益基金會獲得資助,5萬學生命運因此被改變;9個電商培訓基地落戶貧困縣,開展電商與云計算先關培訓超過26萬人次。
“只有人的可持續和脫貧機制的可持續,才能推進鄉村發展的可持續”,阿里脫貧基金年報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