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 本報記者 王勇
3月9日,北京大學鏡春園,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第七屆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在此頒出。同時舉行的還有“家庭為本反貧困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童敏、深圳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易松國榮獲林護杰出社會工作學人獎,同時還頒出了2個服務項目獎、4個實習項目獎、4個學生獎。
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設立于2012年,旨在獎勵內地社會工作教育、社會工作服務管理和實務工作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學生和服務項目。
十年七屆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
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是“林護社會工作培訓及發展基金”的子項目,由香港林護基金會設立,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聯合舉辦,旨在獎勵內地社會工作教育、社會工作服務管理和實務工作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學生和服務項目,以提升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促進中國大陸地區專業社會工作教育和社會工作實務的發展,從而承擔起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希望設立這一獎項來支持、獎勵、激勵默默耕耘的社會工作者。”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前任主席、香港理工大學前副校長、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阮曾媛琪表示。
2019年,林護社會工作培訓及發展基金-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在這十年里,我國的社會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8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突破100萬人。全國近500所高校每年培養4萬名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
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已經評選到了第七屆。
林護杰出社會工作學人獎旨在獎勵對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實踐、研究等領域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學者。林護杰出社會工作學生獎旨在獎勵積極進行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積極參與社會工作本土實踐,有志于投身社會工作事業的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林護杰出社會工作實習項目獎及社會服務項目獎旨在鼓勵和表揚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社會治理工作,并能推陳出新的社會服務項目。
據“林護社會工作培訓與發展基金”項目執行人,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馬鳳芝介紹,十多年來,“林護社會工作培訓及發展基金”和“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已經舉辦了全國范圍的培訓會議9次,有14個社會工作服務項目、28個社會工作實習項目、28名學生和10位學者獲得了獎勵。
這些獎項是如何評出的呢?
據第七屆“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評審委員會主席王思斌教授介紹,獎項接受全國社會工作領域的老師和同學的申請。本屆評選共收到“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學生獎申請人35人,社會工作實習項目獎申請11項,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獎申請22項,學人獎申請3人。經過由來自內地和香港的學者、實務工作者、社工領域管理者等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四輪評審,最終得出了結果。
搭建平臺探討社工反貧困
林護杰出社會工作獎不僅是評獎,還搭建了一個促進國內外社會工作者之間專業交流的平臺,也為國際社會工作貢獻中國的經驗。在頒獎的同時,會同時圍繞社會工作領域的相關主題進行研討、交流。
2019年是我國實施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國社會工作界響應政府號召、積極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并取得關鍵性成果的一年。
早在2017年,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關于支持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要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組織協調、資源鏈接、宣傳倡導的優勢,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幫助貧困群眾建立健全社會支持系統,支持貧困群眾提升自我脫貧、自我發展能力。
為了進一步厘清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理念,使脫貧攻堅工作更加精準有效,在頒獎的同時,還舉行了“家庭為本反貧困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反貧困社會工作領域專家、反貧困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實務領域專家等共同就此話題進行了研討。
“實施社會工作教育對口扶貧計劃要注重用優勢視角挖掘潛在資源,通過一系列專業活動為貧困群眾賦能增權,幫助其轉變觀念,樹立信心,提升能力,切實走出一條社會工作扶心扶智,扶能扶智的扶貧之路,真正幫助貧困群眾實現精神、物質雙脫貧。”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伊佩莊在致辭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