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黨彥寶,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參事、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勞動模范、優秀民營企業家,多屆中華慈善獎、中國十大慈善家獲得者。
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
樹實業報國時代典范
他堅守家國情懷,情系家鄉建設,心系西部發展,二十余年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部署,堅持守法經營、創新發展,運用獨特的經營理念、憑借專業化的團隊迅速帶領企業在西北大地異軍突起,發展成為以能源化工、新能源、枸杞農業等產業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他將發展經濟與履行社會責任并重并舉,秉持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國家級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建成產業鏈十分完善的能源循環經濟基地,上一生產單元的產品直接成為下一生產單元的原料,樹立了全國能源化工制造業和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標桿,助推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降低我國高端化工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助力國家能源戰略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司員工達15000人,每年新增解決社會就業3000人,年納稅約30億元,位居寧夏納稅企業前三、民營企業第一,連續6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寧夏乃至中國西北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創新教育扶貧模式
做慈善文化的引領者
扶貧必先扶志、扶貧必先扶智,讓貧困地區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隔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為建立扶貧長效機制,2011年他與夫人共同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會——燕寶慈善基金會,本著“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終”的宗旨,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致力于教育扶貧為主的公益慈善事業,對寧夏貧困地區大學生進行持續性資助,直到完成學業。
他不斷探索更加精準、科學的教育扶貧模式,不僅給予孩子經濟上的資助,更注重精神上的鼓勵和鞭策。他對寧夏貧困地區考入大學的大學生實施“全覆蓋、無差別化”資助,并將“助學金”改為“獎學金”,不僅解決了貧困地區孩子上學難的問題,還最大程度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與其他孩子一起在平等、無差別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截至目前,黨彥寶的企業每年資助學生約10萬人,每年新增資助約3萬人、每年畢業約3萬人、每年捐資約3億元,每年為10萬個家庭減輕經濟負擔、每年為3萬余個家庭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現已累計捐資16.53億元、累計資助16.99萬名大學生,資助學生覆蓋全國500多所院校,已有7萬余名受助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家庭經濟支柱。是國內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教育扶貧項目。
醫養教融合“惠民生”
打造公益事業樣板工程
在扎實開展教育資助的同時,黨彥寶為當地老百姓“養老難、看病難”等社會問題所深深觸動,致力于改善寧夏及西北地區醫療、養老公共設施相對落后的現狀,他積極響應國家加快“醫養結合”發展的決策部署,投資100億元,以公益理念創新打造全國養老、醫療、教育相融合的新型產業模式,建設10000戶20000張床位的高端平價養老社區,其中建設8500套17000張床位的養老公寓,主要為健康型老人提供居家養老;建設2100張床位的高端平價綜合三甲醫院,首創將1500套的養護院設置為醫院的科室,為失能及臨終關懷型老人提供專業化服務,推行預防醫學和健康管理,為養老社區老年人及社會百姓創造優質便捷的保健醫療環境;配套從幼兒園至大學的全齡化優質教育資源,方便老人帶孫子上學,有效改善養老社區年齡結構,激發老年人活力,并減輕子女壓力。養老、醫療設施及服務標準高于同行,但只收取運營成本費用,收費低于同行業同等標準,努力讓老百姓能“進得來、住得起”,緩解老齡化社會壓力,為“健康中國”助力。
黨彥寶的善行善舉詮釋著新時代民營企業家“胸懷天下、與民同富”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追求。他以一顆情系百姓的拳拳赤子之心感動和感染著每一個善良的人,更是贏得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先后榮獲中國消除貧困獎捐贈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華慈善獎、中國十大慈善家等多項榮譽。
語錄: “貧困家庭脫貧的希望在下一代,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消除貧困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徑。”
檔案: 黨彥寶,1973年生于寧夏鹽池縣,現任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2011年他與夫人共同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會——燕寶慈善基金會,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對寧夏貧困地區大學生進行持續性資助,直到完成學業。他還積極響應國家加快“醫養結合”發展的決策部署,投資100億元,以公益理念創新打造出養老、醫療、教育相融合的新型產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