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舉辦新時代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研討會
2019-11-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賈勝鎖
2019年11月18日,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舉辦“新時代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研討會”。會議邀請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公益時報》社、獵豹移動、蘇州小象多多科技有限公司有關領導和北京部分高校社會工作領域專家教授20余人,圍繞新時代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有關問題,進行了專業知識介紹和可行性研討。
獵豹移動負責人于新山通過視頻資料對獵戶星空的人工智能產品作了簡要介紹,讓大家了解到“豹小秘”是一種集合了芯片+算法(腦)、全感知視覺識別(眼)、語音全鏈條技術(口)、麥克風陣列(耳)和室內自主導航平臺(腿)于一身的AI技術,為人工智能走進北京社會工作領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與會專家就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可否融合發展、有無價值,人工智能能否助力社會工作,哪些社會工作服務內容可由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智能可不可以替代一線社工,以及社會工作服務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有哪些風險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對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前景和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做了探討和預判。
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原會長李新京指出,召開新時代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研討會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創造性、開拓性和進取性。將人工智能引入社會工作服務領域是發展趨勢,可先做試點、提前部署、抓出成效。要把科學技術、首善觀念、社工服務“三個引領”結合起來,穩步推進北京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
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小平主持會議。沈小平表示,通過技術研發方介紹和專家學者研討,可以初步達成三點共識:
一是可行必然、從簡到繁。要抓住機遇、搶占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先機和制高點,從試點開始,積累經驗,逐步推開。
二是只為我用,不能取代。要將人工智能在社會工作領域的引導、咨詢、解壓、服務等為我所用,讓一線社工擺脫大量重復、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有更多的時間處理更重要的事項。
三是三方協同、防控風險。技術研發、專家團隊、社工機構三方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基礎工作、重視服務倫理、確保數據安全,為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作出新貢獻,引領新時代北京社會工作打造新亮點。(圖文/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賈勝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