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tom
真正優秀和偉大的公司,絕不僅僅是創造財富。
科林斯在其名著《基業長青》中總結了全球最優秀長壽公司的許多相同點:“一個企業或者組織的核心價值就是怎么能夠保持這個組織長盛不衰的一些信條,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內容,更不是具體的作業方式,也不是短期的盈利目標,是在賺錢之外還能夠存在的理由,這個理由能夠指導著企業不斷創新、不斷前進。”
這個理由是什么?企業如何才能基業長青?
這不只關系到企業和企業家的財富觀,還有幸福觀。
“你幸福嗎?”今年“十一”期間,《新聞聯播》中播出的普通群眾采訪活動的策劃,“你幸福嗎?”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
你幸福嗎?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認為,做慈善會使人的幸福感更強。因為做慈善的動機和目標更單純,一點的改變就會產生莫大的滿足和喜悅,就會產生幸福感。所以,越是不幸福越是需要慈善。
延伸至企業,企業對財富的態度,對“幸福”的理解,決定著其發展的高度和未來。如果企業更加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必然會獲得強有力的社會合法性,從而得到更多利益相關者:政府、金融機構、社區、消費者、媒體等的大力支持,企業也必然會“幸福”——企業發展會更順利,利潤也會隨之提高。
作為巨額財富的創造者,有些企業甚至富可敵國。據統計,全球100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有51個是公司,只有49個是主權國家。全球排名前200位的公司,實現的經濟總量超過了全球經濟總量的25%。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恥的”,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和成功的企業家形成共識:財富更多地是一種責任,真正優秀的企業一定是對社會責任有深度關注的公司。
實際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國際上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約束越來越嚴。而中國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對企業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我國在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還存在覆蓋面偏窄、保障水平偏低等問題。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社會保障的不足,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公益時報》社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發展與公益案例研究中心深度剖析企業優秀公益案例,為中外公益案例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
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北師大公益案例中心與《公益時報》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展暨責任之道2012社會公益創新國際論壇”正在中國公益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搭建一個理性、深入、科學解析公益案例的平臺,加強中外企業和公益機構在合作與創新方面的廣泛交流。
長期以來,負責任的優秀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經濟地位,還是社會影響上,都占有相當的比重。他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了經濟發展;還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創新,很早就將公益事業納入企業的管理戰略中,在中國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公益慈善活動。
此次企業社會責任(CSR)優秀案例展,組委會共收集了近200件符合參展要求的公益案例,經專家組的嚴格篩選,最終遴選出100件優秀案例參加展出。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們發現,企業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具有計劃性越來越強、操作規范、關注領域集中、社會參與度高、注重傳播等特點。
引人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優秀公司廣泛深入地開展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并設計出有品牌、創新度高、可持續性強、參與廣泛的公益項目。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經驗和創新方法,非常值得中國本土企業去研究、學習和借鑒。
此外,為了更好地研究、學習、借鑒和推廣優秀公司的公益理念和創新方法,樹立履行CSR的典范,以推動更多的中外公司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公益時報》社與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發展與公益案例研究中心繼續合作,推出《責任之道——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系列叢書。
企業社會責任(CSR)優秀案例展以及案例精選是優秀企業的一次社會責任展示,也是優秀企業財富觀和幸福觀的一次彰顯。我們希望借此給更多致力于打造優秀企業的企業家們以經驗和借鑒,為公眾提供更有價值的公益信息和公益模式,傳播先進的公益理念,打造優秀的公益研究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