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政府、社區、企業共建
首家運營的雙榆樹南里二區的養老服務中心由三家中標機構之一、從事居家照護服務的慈愛嘉公司負責。服務中心負責人呂女士介紹,中心的運行受街道辦事處和區民政局的監督指導,所使用的場地由街道辦事處提供,區民政局提供裝修資金和硬件設施,殘聯提供部分康復設備,區衛生局提供了給老人定期體檢的健康體檢機。
具體服務項目上,服務中心也與社區服務內容相結合。中心為老人提供的服務主要分為兩部分。此外,中心還是整合其他社區養老服務的平臺,將原來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負責的老年餐桌、老人修腳等項目納入進來,將服務更專業化的同時也減輕居委會人手不足的負擔。而政府已經出臺的一些針對9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福利政策,如老年券等,都可以在這里使用。
社區的老人們在參觀時,非常關心服務中心的老年助浴項目。這是根據社區老人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搭建的創新服務項目,而不是完全照搬以往的服務模式。機構可以上門提供服務,使用家里的設施,這樣更加方便老人。服務中心的項目沒有具體價目表,而是基于一個基本標準因人調整。
將逐步推廣
據統計,海淀區老年人口每年新增兩萬人,到“十二五”末期,全區戶籍人口中老年人口將達到46萬。但海淀每百名老人只有2.8張養老床位,遠低于全市百名老人3.8張的標準。另一方面,養老不離家是中國傳統的養老模式,大多數老人更愿意選擇在家養老,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活動設施的需求很強烈。
創新社區養老服務體制來解決養老難題便成為折中之道。由政府、社區、醫院和專業服務機構聯合,創辦專業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機構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將政府支持、個人付費和公益資助結合起來進行運營,為老年人提供相應服務,既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又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8月底,海淀區內60個中心均可啟動運行,為周邊200個社區的老人提供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海淀區民政局副局長李杰表示,老人可根據需要和衛生部門的身體需求評估,按項目購買自己所需服務,海淀區民政部門還將籌措資金,為失能老人、低保及困難邊緣老人、95歲以上高齡老人購買基本保障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