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開發和試驗小學公益教育課程,彰顯我校辦學特色
開發和試驗小學公益教育課程,彰顯我校辦學特色

2013-06-05 來源 :??作者 :

    一、實驗小學公益教育課程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自去年開始,我校參與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和公共政策學院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的小學公益教育實驗項目。我校之所以開發建設公益教育課程,原因有三:

  公益教育屬于德育范疇。《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六條: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小學公益教育的理念與我校辦學目標是一致性。小學公益教育是為小學生公益意識的培養、公益情感態度的形成、價值觀的確立以及公益實踐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課程。它是以社區、學校、家庭三聯動服務學習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校教育為主導、以家庭和社區為依托、以公益活動為紐帶的公益教育運行機制。我校的辦學特色是“以學校為主導的三結合教育”即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兩者在目標上的一致性,使我們有了參與的極大動力。因為在實驗小學公益教育課程的同時,能夠有效推進我校整體工作,更加彰顯“三結合教育”辦學特色。

  開發具有公益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在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和公共政策學院中國公益教育研究所的小學公益教育項目指導下,我們開發了我校公益實踐活動案例及課例,以公益教育的創新理念和框架為基礎開發和形成我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

  二、小學公益教育課程的核心是課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為主和課下一服務性公益活動為目的。

  公益教育這個名詞對于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大家知道公益廣告、公益活動等。但是作為一門課程又是陌生的。課程的內容是什么?課程的結構是什么?怎樣開展公益實踐活動?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教師面前。北師大項目組教授帶領的團隊幾次來我校給予理論和實踐指導,并鼓勵教師嘗試著撰寫教學案例。參與的教師按照《小學公益教育課程標準》分別撰寫了活動案例:“保護動物,善待生命”;“小手拉大手,預防結核病”;“為社會環保做出貢獻的微公益活動”。并于2013年5月7日上午,進行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

  王巍巍老師執教的《關注各種世界公益日》。課上,王老師介紹了什么是世界公益日,并且舉例說明。還把世界公益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搜集有關世界公益日的資料。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活動中,學生對世界公益日有了較多的了解。接著,學生通過討論,決定課下開展“小手拉大手,預防結核病”的實踐活動。課下,學生的宣傳地點是校園和集市。小宣傳員們有的向同學、老師、趕集的人講解,有的發放傳單,還有的做即興采訪,好不熱鬧。

  高宇軒老師執教的《微公益,讓愛心更有力量》。課上,高老師解讀了微公益概念,接著高老師展示小學公益教育課程為教師們編寫好的PPT材料,學生仔細的觀看和思考。接著學生們圍繞著這些感性材料討論“微公益和你之前了解的公益活動有什么好處”。同學們熱烈地交流這生活中看到、聽到、做到的微公益事例。在討論和交流中學生們對微公益概念理解了,也知道微公益可以通俗地簡單地寬泛地理解為“是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著手,強調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學生們很受啟發,紛紛表決心,今后多做微公益活動,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學生們討論決定開展 “告別白色垃圾”公益活動。活動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學生制作環保袋。學生們有的用舊報紙剪貼成袋子,有的用舊仔褲縫制成手提袋,有的用布頭拼接成書包,很有創意。第二是上街撿拾白色垃圾,以自己的行動實踐“微公益”從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著手,強調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道理。學生們一路走,一路撿,垃圾裝滿了一大袋子。第三是走進社區,到集市上宣傳環保,將自己請字制作的環保袋送給拿著塑料袋的居民,并遞上他們事先寫好的保護環境的傳單。在活動中學生們為自己能勇敢地向居民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感到自豪,當居民贊同他們的建議時,更是無比的興奮,覺得自己能為社會做點什么了。

  兩位老師對公益觀點的傳授和學生公益活動的完成,是按照小學公益教育課程的宗旨: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討論為主,課下以學生自主實踐學習的公益知識,即開展活動為目的。這一宗旨充分體現了,公益教育是知行統一的教育。這是當前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和倡導的重要理念!

  三、小學公益教育課程開發和實驗的收獲。

  小學公益教育課程的實驗,使師生對公益活動有了深入地了解。從備課到上課再到實踐活動,每一個環節都是圍繞公益活動進行的。教師講解公益活動,學生探究公益活動,師生共同踐行公益活動,所以,公益活動已在師生心里悄然扎根。同時教師的探究式教學水平也有了加大的發展。

  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與人溝通、反思應變等能力。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角色是小宣傳員,他們敢于向集市中的陌生人宣傳、講解、發放傳單和采訪,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很了不起。馬天意同學采訪一位爺爺時問到:“爺爺,您知道怎么預防肺結核病嗎?”沒想到那位爺爺知識很豐富,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方法。馬天意本來想向爺爺做宣傳的,沒想到,臺詞都被爺爺搶先說了,就隨機應變到:“爺爺,您的知識可真豐富啊!謝謝您的參與!”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對答,但也能看出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有效利用家長資源。課上和課下,我們都邀請了家長志愿者,歡迎他們全程參與我們的公益活動。讓我驚喜的是,家長不但參與了,而且認真負責。課堂上,他們與老師、學生討論交流。實踐活動中,他們一直跟隨學生的隊伍,幫助學生舉著宣傳旗,拎著垃圾袋,鼓勵學生發傳單等。尤其是到路口時,他們會主動攔截來往的車輛,組織學生迅速穿過馬路。在接受采訪時,家長們都非常激動,感謝讓他們了解了學校開展的公益教育課程,并標尺自己要以身作責與孩子一起參與更多的公益活動。由此我們也深受啟發,誰說農村的家長素質低呢?關鍵是在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實踐活動重要,但學生的安全更重要。在籌備階段,我們最擔心的是走進社區學生的安全問題。事實證明,只要精心組織,實踐活動是可以順利開展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體驗是新課改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公益教育課程重在實踐體驗。一位同學在總結時說:“我們撿拾白色垃圾,大街變干凈了。”這是學生體驗到的。當我們宣傳結束往回走時,學生發現地面上有一個他們發放的環保袋,生氣地撿了起來。這時,他們已經對亂扔的人產生不滿的情緒,這說明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已經內化為他們的一種意識,并且能夠明辨是非,這是實踐活動的結果。

  小學公益教育課程只是剛剛起步,我校會繼續開發建設具有公益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構建學校、家庭、社區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公益教育環境,為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盡一份力量。(北京房山區交道中心小學德育主任孫愛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婷婷|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天天综合|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丁香五月综合久久激情|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