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7月9日,北京市養老(助殘)券“券變卡”試點工作在海淀區啟動。本月內,海淀區8萬80歲以上的老人和重度殘疾人陸續領到養老卡,這張功能類似銀行卡的養老卡將有效解決養老券不能找零功能,同時還將配套一個小筆記本,方便老人記賬。養老卡不僅可以購買服務,還可以購買商品,甚至購買大件商品。養老券變養老卡后,預計每年可節省養老券印刷費800萬元和工作人員成本費1400萬元,總計2200萬元。在海淀試運行的基礎上,全市2015年將全面鋪開。
解決養老券不能找零問題
4年前,《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服務辦法》實施。本市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領取價值100元的養老券,它們由2張面值20元、4張面值10元、3張面值5元、2張面值2元和1張面值1元的券構成。當時多位老人和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養老券的面額是固定的,不能找零,有時老人不得不買一些原本不想買的東西湊數,或者干脆放棄余額,不能找零成為養老券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而養老卡外形和功能都和普通的銀行卡類似,老人持卡在POS機上消費,將不存在不能找零問題,老人不再需要湊數。而且這張卡也可以掛失,同時還可以跨年度使用。
不再僅用于購買服務
目前,北京市為40萬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和10萬重度殘疾人發放每月100元的養老補貼,每年補助6個億。過去,這100元用途很有限,一般只用于小飯桌、雇保姆、洗澡剃頭、訂奶訂報等,偏重于為老服務,旨在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嚴格限制老人子女使用。“券變卡”后,政府首次不再限制卡的用途,只要是簽約服務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都可以用養老卡消費。
同時,券變卡后,政府不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社會組織運營”的方式指定服務商,而是由市社區服務協會對服務單位進行監管。只要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承諾為老人提供更優惠的商品或更便捷的服務,都可以做服務商。
過去,政府每年用在養老券印刷上的成本達800萬元,清點、結算、銷毀的人工成本每年在1400萬元。成本高是一方面,養老券還不能找零,存在變相抬高價格的問題,侵害了老人的利益。
此外,養老券每三個月結算一次,結算周期長、資金周轉慢侵害了服務商的利益。據統計,2011年北京市養老券簽約服務商1.5萬家,幾年內有幾千家服務商退出。券變卡后,服務商兩天就可以拿到錢款。同時,老人的每一筆交易在后臺都有記錄。不僅哪家企業招老人喜歡,而且連什么服務缺少、什么服務滯銷,都一目了然。北京民政局每年都要拿出1500萬元,以“以獎代補”的方式補貼給服務商。
養老助殘卡不能提取現金、不能轉賬
券變卡后,老人持卡可到物美、京客隆、超市發、稻香村、慶豐及其他養老助殘卡簽約服務單位處進行消費,有望享受打折、優先結賬、上門送貨等多種優惠待遇。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表示,他們可以考慮為承諾給老人提供優惠商品和服務的商家,通過社區宣傳等渠道做廣告,用這種廣告效應來吸引更多商家加入。“超市九折,老人拿這個卡八點幾折。”他還透露老人還可以往卡里存入現金進行消費。
老人領到養老助殘卡后,卡內養老助殘電子券功能可以直接使用。但卡內的普通銀行卡功能還需要攜帶身份證到就近的北京農商銀行網點進行開通后才能使用,也可指定代理人辦理。養老助殘卡不能提取現金、不能轉賬、不能透支、不能自行充值。服務商名單在發卡時一并贈送,老人也可通過撥打北京市社區服務熱線96156查詢。初次領卡不收費,補卡換卡按銀行標準。
2015年將在全市鋪開
按照試點方案,7月1日起,海淀區行政區域內不再發放養老(助殘)券。1—6月份發放到老年人、殘疾人手中的養老(助殘)券,8月1日后,海淀區行政區域內原則上不再使用養老(助殘)紙質券。
李紅兵透露,他們的目標是,每個社區POS機布點3至5個。目前已經有489家服務商到銀行開戶,還有1000多家正在或準備到銀行申請開戶,“3個月內目標是做到2000家服務供應商”,他們將為首批拿到卡的44926人提供服務,而月底還將為第二批近2萬老人和其他重度殘疾人發卡。李紅兵表示,試點過程將注重于發現問題,比如刷卡交易流程是否順暢、速度快慢、后臺的數據分析和應用情況等。他表示,全市推開的時間表要視海淀區試運行的情況而定,但2015年肯定會在全市鋪開。
公益時報記者 張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