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徐輝
2015年12月21日,2016年全球“綠善心聯網+”大會啟動會暨母育工程志愿者征集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眾多高層領導、專家學者及來自多國的綠善心志愿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全球綠善心聯網”、“綠善經濟模式”等熱點議題,并為2016全球“綠善心聯網+”大會揭幕。
建全球綠善生態心家園
本次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綠夢鴨公益社聯合主辦,綠夢鴨公益社社長、綠善母育基金的發起人閆濤做了主旨演講,他結合多年的公益實踐歷程,詳細闡述了全球綠善心聯網的理念,并向全球發出倡議:倡導全世界的人們攜手同心,打造一個以心相交、心心相印、互幫互助、眾扶眾籌、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全球“綠善心聯網”,建設一個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全球綠善生態心家園。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國務院參事、著名經濟學家任玉嶺,中央軍委辦公廳原理論秘書、《經濟學家周報》主編管益忻教授,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局長、著名人文學者王念寧教授,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劉銅錘司長、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司長顧永高,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改革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趙甲明教授等出席了本次會議,從公益、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多個維度對全球綠善心聯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深入解讀。
打造全球“綠善心聯網”
互聯網技術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便捷的同時,其消極作用也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對此,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地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互聯網是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藏著深厚的綠善文化基因。“上善若水,向善如流”、“天之以善,必報其德”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中華文明的血脈深處,成為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和永恒精神追求。
綠善是心聯網核心價值理念
綠夢鴨公益社、綠善母育基金傳承中華傳統綠善文化精華,將傳統的互聯網、物聯網,全面升級為全球“綠善心聯網”,為現代網絡科技注入“靈魂化、人文化、道德化”主題內涵,將“信息傳遞”轉變成“愛心傳遞”,將“利益驅動”轉變成“向善驅動”,將“物質導向”轉變成“精神導向”,將“零和博弈”轉變成“和諧共生”。
其中,向善是心聯網發展的終極方向,綠善是心聯網的核心價值理念,種善是心聯網的必然要求,傳善是心聯網的重要手段,得善是心聯網的關鍵目標,募善是心聯網發展的重要支撐,育善是心聯網發展的價值依托。最終實現七善匯聚,善善相依,愛心流轉,善無止境。
讓“善”的能量融入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貫穿整個信息傳遞過程,納入整個社會運行體系;讓“善”的理念成為每個組織和個體的價值追求,讓“善”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最終營造出一個多方共贏、和諧共生的綠善生態大系統。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綠夢鴨公益社誠邀所有全球好兒女,成為綠善心志愿者,感恩好母親,復興綠善心,環保綠命力,助推中國夢,構建一個心心相映、夢夢相通、善善相依的全球“綠善心聯網”。
互聯網是一艘承載世界夢想、凝聚全球智慧之舟,烏鎮峰會的碧波流韻依然在耳畔流轉,綠夢鴨公益社、綠善母育基金打造的全球“綠善心聯網+”的宏偉計劃已經揚帆起航,必將譜寫中國文化服務世界的新篇章,開啟全球綠善“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