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蘇漪
2017年11月7日,北京——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經濟發展模式正朝著以服務業為導向發展。中國的教育制度需要跟上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盡管教育制度幾經變革,勞動力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問題仍然存在,這影響著勞動力的可持續發展和以創新為驅動力的經濟增長新模式。今天在北京舉行的摩根大通-亞洲協會“領先一步”系列研討會,正好就這些議題進行深度探討。
本次研討會以“繪制新航線:創新和職業教育助推人才培養”為主題,由摩根大通、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三方協辦,是2014年“領先一步”系列研討會推出以來的第八次活動。會上,來自政府、企業及學術界的專家共同探討中國人口和勞動力市場變化以及教育制度的現狀,以及在中國面對勞動年齡人口縮減的情況下,如何優先發展職業教育、推動創新,令中國經濟在未來可持續發展。
魯昕,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就中國勞動力市場現況進行主題發言
本次研討會強調了職業教育和培訓對經濟的關鍵性作用,2016年中等職業教育直接就業的畢業生數量約占新增勞動力數量的36%。職業教育為年輕人提供進入就業市場并獲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素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摩根大通發言人在會上的分享環節中,探討雙方在中國職業教育中的干預項目,并介紹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最佳實踐。
張來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就中國勞動力市場現況進行主題發言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提到:“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其他國家都已啟動了各項政策,旨在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軟實力和技術技能,為他們塑造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和職業前景。在中國,我們的重點是重塑學校的戰略思維和管理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安排課外活動以提高實踐能力,深化學校與招聘單位之間的協作,以及糾正社會對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的偏見。”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進行開場致辭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歐冠昇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之一, 摩根大通有資源也有責任通過我們的優勢、全球網絡、專業知識和資金渠道,幫助促進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我們在亞太地區支持了一系列項目, 致力于提升勞動力就業技能、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并為青年和弱勢群體創造新機遇。今年的研討會以及我們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合作進一步彰顯了公司通過發現影響就業的主要問題、協助落實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支持亞太區實現持續繁榮的承諾。”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歐冠昇進行開場致辭
此次研討會期間,摩根大通還宣布了其“青年新技能”計劃在中國支持的新項目。“青年新技能”旨在為全球各地的青年創造并增加技能培訓機會。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摩根大通支持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 “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今年是摩根大通連續第二年支持該項目,兩年總計捐款已超過人民幣1200萬元。“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旨在提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獲取他們日后就業所需的技能,預計將使來自四川、廣東、貴州和河北的31所學校的15萬名學生受益。摩根大通的支持還將幫助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通過項目的開展收集并分析數據、相關發現和觀點,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在未來進一步強化中國職業教育系統的相關建議。
摩根大通基金會全球勞動力就業項目主管Chauncy Lennon進行職業教育案例研究和分享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典范做法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主席陳啟宗指出:“過去數十年,亞洲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在多個亞洲國家締造了經濟奇跡。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地區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及挑戰,當中包括了全球競爭力、技術變革、教育基礎設施及發展、青年失業及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等問題。亞洲協會相信促進和推動各關鍵議題上的持續對話至為重要,以確保戰后經濟繁榮的奇跡能得以延續,惠及后人。”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主席陳啟宗進行開場致辭
今天研討會上主要討論范疇包括:
· 通過職業教育改革增加就業機會
職業教育每年為各行業提供近一千萬技術人才,推動了中國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已經把職業教育發展重心轉向內涵發展和提高質量。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做出指示,提出要“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上,他進一步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年,教育部重申將增加職業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以確保學生所受的訓練能滿足行業需求。
· 填補勞動力緊縮的缺口
過去,勞動力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是,目前中國面臨著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問題。勞動年齡人口自2011年達到9.25億的峰值以來一直在持續下降。預計在2050年將減少至七億,降幅將超過20%。在研討會上,專家們共同探討了如何在新的經濟環境中實現增長、如何加速生產力增長以保持的發展勢頭,并討論了創新是否解決勞動力緊縮的關鍵因素。
· 實現產業轉型,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正經歷由持續增長向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國家科技創新計劃旨在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參會者表示,盡管有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和職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人數更在2017年創出新高,達到八百萬人,但他們無法滿足當今工作崗位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新興產業。因此,讓教育符合市場需求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新一代的勞動力才能具備必要的技能,滿足當前各工作崗位的需求。
在閉幕式上主旨對話中,陳啟宗與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丁健及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部副主席樸學謙共同討論了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模式、如何應對勞動力人口老齡化趨勢、如何培育當代人口適應新職場,以及如何利用職業教育和創新增長推動中國人才培養,解決勞動力減少的問題。
研討會主要發言嘉賓(按演講次序):
· 陳啟宗,亞洲協會榮譽主席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主席
· 歐冠昇 (Nicolás Aguzin),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 盧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 張來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 魯昕,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 Chauncy Lennon, 摩根大通基金會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勞動力就業項目主管
· 白麗塔,德國工商會上海代表處職業教育總監
· 陳麗能,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 黃琰,好未來首席技術官
· 姚莉,百年職校創始人、理事長
· 方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 郝建彬,阿里研究院創業就業研究中心主任
· 彭平根,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
· 王曉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
· 武通,SAP中國公共服務行業首席顧問
· 任波,財新網副總編輯
· 丁健,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
· 樸學謙,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部副主席
關于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JPM)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目前總資產達2.6萬億美元,業務遍及全球。公司在投資銀行、消費者和小型企業金融服務、商業銀行服務、金融交易處理、資產管理等領域享有領先地位。作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成份股,摩根大通集團通過旗下摩根大通和大通品牌為美國數百萬計的私人客戶以及全球眾多知名企業、機構及政府客戶提供服務。關于摩根大通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jpmorganchase.com。
關于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為一所本地資助且獨立的非政府組織,于1990年由一群香港社會領袖所創立。中心附屬于紐約的亞洲協會,該協會由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於于1956 年創立,致力推動及加強亞洲和美國在環球領域上的相互了解和協作。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一直致力提供持平的教育平臺,以促進各界對相關于香港及亞洲地區在世界舞臺中角色的議題有更深入和透徹的了解。在藝術及文化丶教育丶商業及政策等范疇上,尋求為各界提供真知灼見丶創新構想和促進協作, 從而解決當前的挑戰,共創未來。中心會址位于金鐘,前身為舊域多利軍營軍火庫,以私人合約方式從政府批租土地,經過用心的保育丶修復丶改建,古跡于2012年正式化身成集文化丶藝術及知識薈萃的交流中心,為公眾提供多元的文化及教育項目。關于更多有關中心的信息,請瀏覽www.asiasociety.org/hong-kong。
關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宗旨為“支持政策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自1997年成立以來,基金會已成為集交流、培訓、研究和社會試驗于一體的高端智庫型基金會。基金會承辦年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組織“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等培訓班,撰寫“中國發展報告”,開展“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社會試驗,都取得豐碩成果,成為連接民間與政府、國內與國外的一個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