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人物自述 > 惠民藥局: 營利與慈善之間的公共醫療機構
惠民藥局: 營利與慈善之間的公共醫療機構

2014-07-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木蘭


北宋時蘇東坡在杭州設立惠民藥局,據說杭州現今的惠民路(巷)正因此得名

圖為《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藥局一隅

惠民藥局是元、明中央與地方官藥局的正式名稱,源自于北宋時代的熟藥所與和劑局。惠民藥局主要面向普通民眾,朝廷對其實行補貼政策,使其出售的藥物遠遠低于市場價格。除了賣藥外,惠民藥局配有醫官兼給患者治病,是宋元時期最主要的慈善醫療機構。

從王安石變法之時算起,直至清朝不再設立這一機構為止,期間約500年的時間(1072年至1644年),惠民藥局的發展可按朝代分成三個階段。在宋代,惠民藥局為專營藥物販賣的官營藥局;到元代,它成為兼營放貸與施藥的惠民機構;至明代,它轉向與進行教育的醫學逐漸結合。

救助貧病之民一直是中國古代慈善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早在西周時期就有“養疾之政”:統治者通過一定的方式給包括災民在內的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六疾館”,則對“京畿內外疾病之徒施醫給藥”,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慈善機構之一。

到了兩宋時期,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城市規模擴張,人口數量激增。開封、臨安等城市,更是商業繁華、行旅眾多。統治者意識到,在這樣的環境里,一旦發生疫情,勢必危及百姓生命,造成大規模的社會動蕩,威脅統治基礎。

因此,救濟貧困病患、預防瘟疫蔓延頗為宋元的統治者所重視。宋代,也成為中國醫療事業史上的重要時期。朝廷開始設立公共醫療機構,如太醫局、翰林醫官院等,同時也設立加工藥材和銷售藥材的機構。其中的惠民藥局主要面向普通民眾,有時也配有醫官兼給患者治病,后來成為宋元時期最主要的慈善醫療機構。

財政補貼

北宋時期,王安石變法,按照當時新法中“市易法”的規定,藥品的貿易必須由政府控制,經營藥品是國家專利,不允許任何人私自制作或經營任何藥品。

當時,熟藥,也就是今天所說的中成藥的發展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北宋初年,京城開封設有熟藥所與和劑局,主要負責制造成藥和出售中藥。后來上述機構幾經合并易名,改作“太平惠民局”,到元代統稱為“惠民藥局”。

北宋時期的藥局主要在京城,各州、路設置的并不多。藥局賣藥的同時,還配有醫官,為病人診斷并提供處方,看醫用藥十分便利,頗受百姓歡迎。

到了南宋時期,統治者偏安東南,軍事實力較弱,但社會經濟仍然很發達,統治者重視惠民藥局的建立。自宋高宗紹興年間起,類似的慈善醫療機構在各州、路普遍設置起來,成為宋朝救濟百姓疾病的主要機構,如明州合劑藥局、蘇州濟民藥局、建康府藥局、衢州惠民藥局等即是其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臨安惠民藥局。

每到夏天,朝廷會派出醫官到臨安城內外施醫送藥,為窮苦的百姓診治。暑熱之季,還派士兵送藥下鄉,直到天氣涼爽后才停止。這種制度,便于充分掌握百姓的健康狀況,對于防治疾病和監控流行性疾病的發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每逢疫情肆虐,南宋朝廷還會令惠民藥局派出醫官攜帶藥品,走街串巷,上門診治,給散湯藥,以免疫情蔓延。在瘟疫暴發期間,惠民藥局實行通宵服務,日夜都有專職人員值班,要是“夜民間緩急贖藥,不即出賣”,按“從杖一百科罪”。高明的醫術和嚴格的管理,使惠民藥局名聲斐然,以至許多地方大員患病時都上書皇帝,要求赴京師惠民藥局醫治。

惠民藥局設置的初衷是讓醫藥惠及百姓,讓窮困患病之民看得起病、用得起藥。因而,朝廷對惠民藥局實行了補貼政策。這樣,它所出售的藥物遠遠低于市場價格,使更多的下層民眾有能力承擔尋醫用藥的費用。如果遇到確實沒有支付能力的窮人或者災民,還可以免費施藥。

嚴苛的管理

惠民藥局的管理十分嚴格:和劑局根據官方藥方嚴謹配置藥物,保證用料足質足量,嚴禁偷工減料。若藥品囤積時間過長,超過保質期,就要及時進行毀棄處理,以保證藥物功效。為防止造假藥,冒充官藥出售,惠民局和和劑局各自有“藥局印記”和“和劑局記”四個字的大印。另外,東、南、西、北四局,也各自加蓋上六字公章。皇帝也曾下詔,若有人制造假藥,偽造處方和官印,要依“偽造條例”法辦。

另外,惠民藥局的制藥、售藥均由朝廷派文武官員和士兵負責監督管理。地方上的熟藥(中成藥),多半是從京都的和劑局運來的。和劑局和惠民局都由朝廷派文武官員和士兵管理,負責監督其制藥、售賣,并負責守衛、巡邏和護送等任務,每個所巡防的官兵約有10余人。

上文提到,惠民藥局作為官方的慈善施藥機構,有來自中央的補貼,但主要收入還是靠賣藥掙錢。同時,在地方藥局的經營上,藥局也通過放貸獲息來維持運營,購買藥物。

南宋時期,一些地方的藥局還有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式,比較有名的是明州鄞縣,其經營方式是由當地官員捐萬緡作為本金買藥,然后“劑量精審,闔境賴惠。漸收贏錢,以補泛費,其萬緡則循環充本”。

但同時,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官營藥局,盈利仍然是其目的之一,通常只有在皇帝特別下詔時才參與施藥救濟的工作,并且這種臨時性質的救濟工作從孝宗之后便很少出現。

因此,為了補貼官營藥局惠民功能的不足,一些人開始集資自主設立慈善藥局。他們自行尋找經費設立藥局,有些仍是從事藥物買賣,但比市場價格低廉,有些則提供民眾治療并免費供藥,以慈善機構的模式運營,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這些藥局的主導者都具有政府官員的身份。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惠民藥局的存在,不單具有慈善惠民的意義,同時對于醫藥衛生行業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時各藥局做成“熟藥”的方子,經過統一的整理,匯總成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不僅對于當時制作的熟藥品種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成藥方劑,而且書中記載的每一種中成藥的制作方法十分詳細,為后人選方制藥提供了方便。

推廣與沒落

到了元代,官營藥局不像兩宋時期有那么多的名稱演變,一律稱為“惠民藥局”。政治上,元朝的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慈善事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一些宋代活躍的慈幼、養濟等慈善機構都廢弛了,但救助貧病的藥局在元朝卻仍然存在。

事實上,早在窩闊臺上臺之初,蒙古統治者就開始在北方的燕京等十路仿宋朝的規制設立惠民藥局,并撥銀500錠,派專門的太醫負責藥局事務。及至入主中原,中統二年(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王佑在成都路設置惠民藥局,又派他到西川等路為藥局尋訪醫學人才。

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下詔令全國各地普設惠民藥局,政府通過各地的戶口數來決定撥付經費的額度,惠民藥局真正被推廣到全國各地。這一次設立的惠民藥局極多,據不完全統計,路一級的惠民藥局就有268處之多,許多以前沒有設立惠民藥局的地方也紛紛設立,其范圍之廣、規模之大,歷朝歷代所不能及。

管理上,元朝的官府選擇當地良醫主持藥局。在蒙元朝廷修撰的記功政書《經世大典》以及后人編修的《元史》中,“惠民藥局”都作為一項內容單列出來,可見在元朝歷史上,惠民藥局作為一項善政依然占據一席之地。

經費來源上,元朝政府改變了宋朝的經營方式。經營者先向政府領取一筆資金作為本錢,再由經營獲取利潤,再將這些錢幫助需要的民眾。政府則不再經營藥物的販賣,給予民間更多的從事相關行業的機會。

而到了明朝,為了解決元代的冗官問題,將地方官制縮編,中央不再向惠民藥局提供補助,所有的藥局都改為經營者自籌。此外,醫戶制度也因戶籍制度的崩落而難以正常運作。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明政府不曾明確廢除惠民藥局,但也讓它逐漸走向沒落的命運。最終,除了靠部分地方官員重建與維持惠民藥局外,施藥濟民的任務就轉向各地的慈善藥局了。而到了清代,因政府不再將藥局列為官衙建制,惠民藥局這種官辦的慈善公共醫療機構就逐漸消失了。

公益時報記者 張木蘭

相關新聞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亚洲第一综合色|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