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新聞編輯部
親密的在公益路上同行的伙伴:
今天是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辦公桌上的臺歷又換了一本。我們情不自禁地瞻望新年,也告誡自己,我們不能平白無故地老去。
回首2015,喜悅和哀傷并存。
我們欣慰《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和北京最嚴禁煙令的頒布;也同億萬網友一樣,在觀看《穹頂之下》時,為霧霾、為呼吸、為生存而黯然傷神。
我們欣慰“全面兩孩”政策得以公布、嫖宿幼女罪的廢除、國家每年6000萬用于留守兒童的補助;也震怒于畢節四兄妹服毒自殺、百色助學網負責人王杰性侵女童。
我們欣慰7000萬人被納入“精準扶貧”目標,也瞠目“最悲傷作文”的學校被拆除。
公益的變革細致入微,又同時代的演進高度吻合。過去的一年,誰都不能忽視“互聯網+公益”迸發出的驚人力量。
騰訊發起的“99公益日”活動,吸引了205萬人次參與,在72小時內完成了網絡籌款1.279億元的奇跡。百度的“公益一小時”則在一小時內為重癥孤兒籌款500萬元。阿里巴巴集團發起的“天天正能量”項目,旨在獎勵平凡人的善舉,其中8人在雙十一為阿里巴巴登錄紐交所敲響了上市鐘。
沒有什么能阻擋時間,也沒有什么能阻擋人類奉獻的沖動。在時代的波瀾與宏闊之中,唯有愛是亙古不變的恒常。
在悲劇面前,我們的救援隊,我們的社工收起了一切矯情的腔調,出現在尼泊爾地震的頹垣、出現在長江之星翻沉的岸邊、出現在天津港爆炸的黑煙里、出現在深圳洶涌而下的渣土堆旁……
放眼世界格局,沒有人獨善其身。中國公民的善款流到了非洲的希望小學,比爾蓋茨的真金白銀和經驗資源也流到了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可以說,中國的慈善家已經得到了國際認可。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懷胎十年”的慈善法呼之欲出,討論熱度持續到2016。
2016,世界尚未如你我所愿,我們不能停止腳步。任何抱怨和懈怠,都是對自己初心的辜負。
你愿意承認嗎?每個公益人的身體里都住著兩個小人,他們總是在打架。一個說去奉獻吧,一個說去掙錢吧;一個說要家人認可,一個說要自己喜歡;一個說堅持努力總會好,一個說個人力量太渺小。
這些戰爭讓我們感到矛盾和痛苦。所以我們需要新年,需要節點。需要一些“總結”的儀式感來大張旗鼓地消滅掉人性中的“弱”和“惡”,讓兩個小人握手言歡。然后,心無旁騖地下定決心:甩開膀子再干一年!
我親密的伙伴,感謝你又一年的同行,因為你的行動,我才會堅守輿論陣地,記錄下上述種種;感謝你又一年的陪伴,因為你的關注,我才會愿意承擔更多:發布第十二張“中國慈善榜”、舉辦第七屆“中國公益新聞年會”、承辦第六屆“中國社工年會”、主辦第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承辦第五屆“全國社會工作行業組織大會”……
若是你讓我對短暫的未來做出預測,我愿意寫下積極:
《慈善法》出臺,打破公募權的壟斷;社會組織“寬進嚴管”,尸位素餐的機構難以存活;
新技術的革新帶來更多有創意的公眾籌款手段;公益教育、公益信托成為企業家關注重點;
“三社聯動”催生社區項目落地;大量公益資本進入養老領域;一批公益支持型機構誕生,提供專業傳播、籌款等服務……
前路也許并不坦蕩,但大有可為。新年,愿有春風拂面,愿有陽光普照。
新聞編輯部
201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