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在非洲加納阿博羅西,有一個草根經濟生態系統,它是由一個哈佛設計師的團隊,與當地自學成才的技能人士共同促成的一個創客系統搭建的。
在這個系統里,以創新實踐貫徹三種重要理念:一是電子產品這類制造業的產業鏈不僅止步于成品誕生與銷售,還應該延伸到重塑與分解,讓廢棄的電子產品能夠被重新創造,成為新的事物與材料,繼續為人類所善用,而不是成為環境污染的源頭之一;二是知識技能不僅僅是一種代際傳承或者師徒式傳授,還是一種社群式的主動學習、啟發式學習,通過動手與制作的行動學習,提升學以致用能力,對已有的一些啃書本的教育模式進行革新;三是讓來自不同背景、平日沒有任何聯系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對話、互補、共創,進一步提高對已有問題解決的成效,釋放集體的創造力,不僅僅帶來經濟價值,還帶來巨大社會價值。
緣起:問題與機會
這個系統誕生的一個大背景,便是已經被電子垃圾大面積入侵的阿博羅西地區。它現在已經成為工業國合法/非法的電子垃圾傾倒目標的聞名地區。每年這里承受著數百萬噸電子垃圾的傾倒,但嚴峻現實是,地區對電子垃圾處理效率并不是很高。
來自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全球僅僅只有1/5的電子垃圾被成功回收與利用,而剩下4/5的垃圾則足以被塞滿至少4500座埃菲爾鐵塔,它們成為污染水資源、拾荒者身體健康的源頭。而如今,阿博羅西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嚴重污染的地區之一。
此時,來自哈佛的設計師團隊發現,當地盡管對電子廢品的處理仍然低效,卻已經逐漸形成當地人一個謀生手段和重要生意。
大量這些開采出來的材料,被當地人創造性地發揮,比如用車軸做成了鑿子,用廢棄薄鋼板做成爐灶,熔化一些材料做成了手工藝品,把零件進行重新組合拼湊形成健身器材等。
如何把當地電子垃圾污染問題與當地蘊藏機會進行打通并且更好地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新的商業向善系統構建的課題。
商業向善賦能
首先,哈佛設計師與學生們想到,是讓這些阿博羅西當地自學成才的變廢為寶的技工和來自哈佛的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一身的知識群體(STEAM一族)以及感興趣參與其中的其他專業人士結合在一起共創。
在大家努力下,初期集結了1500個年輕人,他們包括STEAM的學生,阿博羅西和其他地區的草根技工(本土創客),電子廢品的經銷商,感興趣的其他參與者。多方合作下,打造了一個名字為“太空船平臺”空間,一個混合了物理與數字工藝的創客空間。
在取得初步合作成果后,下一步共同思考如何可持續。在團隊努力下,一個以變廢為寶的創客商業向善生態逐步形成了。
他們一起基于過往的實踐與經驗成果、外部知識的結合,打磨出以下三個關鍵組成部分:一是讓創客空間更容易規?;?,把它變成一個創客亭子,便于在當地更多地方規模化復制,擴散,成為跨國界的創客們聚集與共創的驛站;二是基于經驗與標準指導,形成有助大家共同創造的工具包,包括一些常用器材、教學指南等組成;三是開發一個便于線上線上互聯的、推動可持續的交易APP,讓上游的廢品經銷商、中游的創客聯系、下游產品地區乃至全球交易一體化打通,成為創客們的自我造血輔助支持。
最終,一個草根經濟的商業向善閉環系統形成了。這個創客經濟體的誕生,引發當時業界的一個關注,推動了不少人思考如何超越國界、推動在非洲建立一個善的網絡創新。
查閱過去的一些報告,比如聯合國報告曾指出,中國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子廢棄物生產國。這個來自非洲的創客系統探索,對我國如何處理電子垃圾問題,一樣有著不小的借鑒意義。
(據微信公眾號“愛氧星IO2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