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徐輝
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EP!dea團隊”榮獲“最佳創意環保官”桂冠
2016年3月10日,由箭牌基金會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公益未來”項目共同發起的“垃圾投進趣”項目正式迎來2015—2016青年公益實踐大賽總決賽。從初賽方案策劃到復賽社區實踐環節,大賽共吸引全國逾1200名青年學子報名參加,共同探討“包好不亂丟”環保承諾最佳推廣模式。
最終,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EP!dea團隊憑借極具創意的實踐方案與出色的現場發揮,贏得來自箭牌中國、中國扶貧基金會、創意營銷及青年公益界評委們的認可,最終獲得冠軍,摘取“創意環保官”榮譽稱號。
真正的公益實踐考核
區別于傳統的校園大賽,2015—2016青年公益實踐大賽強調真正的公益實踐考核。大賽面向全國高校招募CEO(Creative Environmental Officer創意環保官),從歷時半年的三輪競賽中引導參賽學生一步一步實踐公益構思:通過設置商業社會真實的考核標準ROI(投入回報率),并給予真實的實踐資金和社交平臺支持,鼓勵富有創意、熱衷環保、敢于實踐的“創意環保官”們,走到社會公眾中推廣“包好不亂丟”的環保承諾。
其中,第二輪20強社區實踐競賽,學生團隊的行動力被徹底激發,共吸引全國逾萬名市民許下“包好不亂丟”綠色承諾。
來自廣東財經大學的參賽隊員在決賽舞臺上表達了參與本次大賽的最大感悟:“拼人脈、拼ROI、拼創意,環保推廣中遇到的種種不易,反而激發了我們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的決心。”
如何運用社交媒體散播環保創意?如何做到“小成本,大公益”?在決賽舞臺上,針對公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8強隊伍紛紛提出最終解決方案,并通過視頻展示、舞臺演說、互動問答等方式進行終極比拼。
摸索處理垃圾模式
作為評委之一,箭牌中國傳播總監鄭丹丹深有感觸:“本次大賽充分體現90后在推動公益環保中迸發的創意和行動力。箭牌在公益推廣中一直堅持‘授人以漁’,我們很高興這次從賽制引導上能讓學生充分打開思維、敢于實踐,親身摸索出推廣妥善處理垃圾的創意模式,這些創意也激發了我們不少靈感。”鄭丹丹表示,期待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繼續攜手,與更多青年一起群策群力推廣“包好不亂丟”環保承諾,建設更綠色、更潔凈的社區。
據了解,2013年,瑪氏箭牌在中國啟動了“垃圾投進趣”公眾教育項目,以“垃圾投進桶、世界大不同”為理念,致力倡導“包好不亂丟”的文明意識、培育妥善處理垃圾的負責任公民行為、營造更綠色更潔凈的社區。項目以生動、趣味的形式,在社交媒體及公眾社區成功發起多個主題活動,包括“隨身垃圾袋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垃圾投進趣’青年公益實踐大賽”、學生志愿者下社區活動、“騰訊樂捐:支持環保一步之遙”微信公益活動等等。
至目前為止,項目直接影響的青年學子、社區公眾已累計超過150萬人。接下來,“垃圾投進趣”項目將在全國校園發起“學生進社區”志愿者活動,繼續掀起“包好不亂丟”承諾熱潮。
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作為箭牌基金會的合作伙伴,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王鵬也對大賽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今年大賽賽制升級后具有真正的實踐意義,成功激發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專業學生的參與熱情,總報名數更比去年增加35%。“往后,扶貧基金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垃圾投進趣’項目在青年學子中的推廣,讓90后成為推動中國公益未來發展的新力量。”王鵬說。
最終,獲得決賽前三名的隊伍成員將有機會獲得箭牌中國的實習名額,而冠軍隊伍更將前往海外實地考察,開展一段“環保體驗之旅”,繼續進一步學習、實踐環保公益推廣。
據了解,“公益未來”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支持全國的高校公益社團發展,帶動大學生參與公益,從而促進青年大學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現代公益理念,推動中國公益未來的發展。并通過校園社團公益活動的開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愛心、有能力的中國未來公益的棟梁之才。“垃圾投進趣項目”是“公益未來”項目目前已支持的重要全國項目之一。(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