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CC小鷹講壇暨友成小鷹計劃年度慶典在京舉行
CC小鷹講壇暨友成小鷹計劃年度慶典在京舉行

2016-07-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授旗給2016小鷹代表

7月2號,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上演了一場以青年人為主角的精彩演講,由友成基金會和君和創新基金會攜手打造的cc小鷹講壇暨2015-2016小鷹計劃年度盛典在此舉行。

小鷹計劃在2011年由友成基金會發起,旨在發現具有遠大志向和天下襟懷的青年,支持他們深入中國基層鄉村,通過為期一年的社會實踐,來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行動力,最終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改變。小鷹計劃至今已有105名學員深入中國基層鄉村,足跡遍布10余個省20余個地區,他們成為溝通城市與鄉村的橋梁,為鄉村引入新的技術、理念和資源,在鄉村生計改善、鄉村教育可持續發展和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領域內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回到家鄉

此次年度慶典以“尋鄉”為主題,對于青年人來說,去了解真實的鄉村,不僅是青春的另一種選擇,更是未來發現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基礎,在農村找到了自己更堅實的社會價值。

“像我一樣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出生于農村卻不理解農村,生活在城市卻融不進城市,就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游走著,情感被割裂著”,小鷹計劃學員李靜在演講之中說到。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將自己的眼光和熱情投向鄉村的原因,他們急切需要在兩種身份的切換中確立自己的歸屬感。

過年回家的時候,李靜發現,在外漂泊的人都回來了,本應該是相互交流的最佳時機,然而很多年輕人都窩在家上網、打牌、搶紅包,走在大街上,村里的很多人認不出他們來,即使能搭上話,也只是見面寒暄幾句,很尷尬。村里的常住村民也覺得過年沒什么意思了,日子過好了,但少了一種精神寄托。她覺得村里缺少一個可以將大家聚集起來對過年有所期待的平臺,于是萌生了舉辦一場春節聯歡晚會的想法,讓村民自導自演。從發起、籌資到最終實現了想法,李靜在分享她與村晚的故事時感慨,這只是讓家鄉變得更好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她更希望“農二代”將更多的才能、熱情灑向農村。在她看來,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絕不是建設高大上的公共活動空間。對于村民來說,也許村頭的那棵大樹、那個向陽的墻根下,就是一個絕佳的公共空間。最重要的是,鄉村建設要讓村民參與進來,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

在“小鷹計劃”中,李靜和她的村晚只是一次很小的實踐,但能夠得到很多人的共鳴,那就是必須為自己生長的那片土壤做點什么了。

尋找更好的自己

也有很多人是因為不想再過循規蹈矩的生活,在既定的成長軌跡之外尋找更好的自己,才選擇了農村。

去年一整年,肖瀟都在河南省信陽市鄉村建設協作者中心服務。肖瀟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從小沉浸在精英式教育帶給他的成就里。但是當他離開熟人社會,來到郝堂村時,卻發現自己使不上勁了,對未知充滿了恐懼。就在他不知所措時,遇到了一群真正的老師。

“當時恰逢鄉村教師促進研討會在郝堂培訓,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鄉村教師,讓我見識到一種發自于靈魂深處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情。在遇到這些老師之前,我對教育的態度最多就停留在感興趣這個層面。但是,當我真的感受到那些老師身上散發出來的,源自于生命本身的力量時,我突然間就找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方向。”肖瀟說。他開始去嘗試各種自己能做的事情,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他加入鄉村教師俱樂部,做制度建設,媒體技術支持。參加郝堂村小的食育課,跟他們一起上課。“握著孩子的小手,突然讓我覺得好神奇啊,我可以陪著這樣一個柔軟的生命,從一個孩子的狀態成長為我一樣的大人,再沒有任何一份職業能夠給予我如此的滿足感。”肖瀟說,是這些孩子,讓他看到,原來生命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能量。

觀察和實踐

“小鷹”飛向鄉村不僅是自我滌蕩,更重要的是他們確實能夠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更深刻的見解,為鄉村社會帶去更多的潛能。

蘭潔在郝堂村待了一年,在小毛驢生態農場待了四個月,這段時間的服務讓她對生態農業的經營方式和鄉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郝堂村和小毛驢農場都是鄉建的標桿,有些參訪團體用兩天的時間聽了郝堂八年的實踐經驗和模式,要么回去照搬,發現不可行,要么直接批評它的模式不可復制,是資源堆積出來的政績工程。“對小毛驢農場的復制更是遍布全國,我所知的大部分生態農場都經營得很艱難。”蘭潔說,不可復制是必然的,因為生態農業的經營方式,本身在邏輯上是需要推敲的。

原本農民種自己的地,收成直接掛鉤他的收入,至于是否生產生態農產品,是個人的理性選擇。如果農場既租農民的地,又雇傭農民來種,相當于是花了兩份的錢,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積極性。如果一定要推廣生態種植方式,前者需要農民自覺改變觀念,后者需要考慮市場價格對成本的分擔以及生產過程的管理成本。鄉建也是如此情形,大資本開發鄉村,經常采用后者的邏輯,替代村民的自主發展空間。前者的效果緩慢且不可預期,駐村的社會組織要有很多耐心去發現“社群領袖”,內外結合推動觀念的改變。所以,怎么學小毛驢農場和郝堂非常值得探究。蘭潔說,真正想學的人,首先需要弄明白自己的初衷,鄉村需要有耐心陪伴它按自己的節奏發展的人。農業的資本化運作方式是完全不同于城市的,也不可能脫離農村社會這個土壤,如果不是在郝堂村和小毛驢農場親身觀察、實踐,蘭潔很難有這樣深刻的理解。

行動與改變

小鷹計劃發起人、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王平說,未來領袖應該具備鷹的特質,那就是,因具備提升生命境界的內在驅動力而主動尋求挑戰和駕馭挑戰的特質。

在CC小鷹講壇上,更多來自各個社會領域的,具有“小鷹精神”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故事,億友公益的雷闖就是其一。在2007年,雷闖的哥哥大學畢業找到了體面的工作,卻因為在入職體檢的時候檢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而被拒絕。雷闖的父母的希望讓他們離開農村不再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同樣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雷闖卻從哥哥身上看到了卻看到一種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遭遇。因此,雷闖希望能夠改變同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人群的生存境況。于是,他通過請路人吃飯等種種倡導活動,呼吁社會讓乙肝病毒攜帶者享有同等的就業、升學等權利。

“其實沒有我們的努力,改變也會發生,而因為我們的努力加速改變的發生。”雷闖說道,“作為一個社會人、作為公民我們都追求和諧的社會、美好的生活,當我們發現了不合理我們應該去行動,用行動來推動改變,讓生活更美好。時代和歷史在醞釀著改變的力量,政府擁有從上而下的力量,公民擁有從下而上的力量,大家一起使勁來加速改變。”

放下奧運的光環,潛心致力于傳承的擊鼓女孩趙迪;不當金領、白領、藍領,而唯獨鐘情綠領的環保斗士董劍;通過藝術走入鄉村成為村官,為了藝術留在鄉村并夢想用藝術改變她的鄉村的大學生村官張超;為了江豚的微笑而混跡江湖的中國江豚保護行動網絡聯合發起人蔣憶;為了教育夢想創辦另類學校的北京創客空間酷課創始人王墨……每一個故事都源自每個人內心對美好的最本初的向往,每個行動都充滿著改變的能量。

這是一場青年人的盛會,對于到場的每一個來說,這更是一場與未來的對話,因為,從青年身上,我們看見未來。





相關新聞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五月综合激情网|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 丁香婷婷综合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