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人力資源是社會寶貴財富,如果將其與公益跨界結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表示,“每一個組織在公益活動中將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學術機構會提供一個平臺條件,企業提供一些人力和資金資源,共同推進中國公益發展。”
8月6日,一群來自全國不同行業500家企業精英們聚首北京,發起一場名為“展翅翱翔”的公益行動,舉辦中國CHO(首席人力資源官)發展論壇,旨在開啟人力資源行業使命變革,為跨界公益尋找答案。
一次公益觸發跨界行動
張坤是“展翅翱翔”公益行動的發起人之一,現身為利德曼集團董事、副總裁的他在幾年前的一次公益活動中激起他心中的公益因子。
2015年,張坤參與公益活動,選擇前往北京市順義區關愛學校參觀,100來人的學校教學設施破陳舊,基本全靠社會捐贈,孩子們大多來自服刑人員子女、孤兒等,這次探訪經歷給張坤留下深刻印象,那時起,他就試圖找到一種辦法,嫁接更多資源來關注和幫扶弱勢群體。
最終,張坤想到了“跨界”。
由于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經歷,讓張坤在圈內成了“網紅”,手頭一下子建立起6、7個人力資源微信社群,通過與群友溝通、討論,最終形成“決議”,這個“決議”最終成為張坤在人力資源和公益慈善跨界中的有力“武器”。
有了公益的共識,張坤和群友們從線上走向線下,再走向更多需要幫扶的人,從陜西安康到北京等地都留下過他和群友們的足跡,同時張坤開始團結更多企業的人力資源,并分享公益的想法,又通過人力資源相互間擴展,延伸到更大范圍的受益群體。
此時,一張人力資源與公益聯合的跨界大網正在織起。
將跨界進行到底
除了人力資源組織內,張坤和群友們還將觸角延伸到外部,通過人力資源+學術機構+公益的方式打造跨界公益生態鏈。
當天,“展翅翱翔”公益行動之一,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舉辦“2016中國CHO發展論壇”同時召開。這場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使命”為主題論壇,結合社會和企業的力量,深度詮釋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的發展根基。
企業責任是國家乃至國際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一個國家繁榮昌盛是密切相關的。而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重要原因就是努力實現基礎體系的完善和改革,公益就是首要得到改革和需要完善的一項社會責任事業。
本屆論壇所倡導“展翅翱翔”公益行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加信心,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人力資源行業,本身就是在替別人做嫁衣,本質上來說就具有公益性和社會責任性。過去人力資源大多只為組織內部服務,現在我們希望將人力資源帶到組織之外,進行跨界服務,使社會公眾能夠獲得更多資源。”
成立“展翅翱翔”公益基金
跨界的思維正蔓延,如何想著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保障“人力資源+學術機構+公益”的多方跨界更加力求實效?
打造一支公益基金的想法逐漸在張坤和群友的中產生,張坤覺得基金成立能夠更有效開展項目執行,也能夠彌補一些公益活動行政成本不足。
這個“決議”很快就得到了群友們的響應,并最終將首期籌資額度定為200萬元,將通過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設立二級專項基金。
張坤和群友們給這支基金取了好聽的名字“展翅翱翔”公益基金,并為這支基金完成了同名公益歌曲“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