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心怡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首席主播蘇揚主持中國公益新媒體藍V沙龍)
6月27日,由新浪微公益主辦的2017中國公益新媒體藍V沙龍在北京舉行。微博副總裁曹增輝,微博副總經理兼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首都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吳兆雙,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央視面對面主持人、“呼吸藍”公益行動發起人古兵,聯合國跨機構青年小組主席單位、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博士,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通訊及企業發展署長陳國強,央視新聞新媒體新聞部主編李偉等來自公益、企業、學術、媒體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知名藝人汪東城,新生代歌手李煒,暴走漫畫聯合創始人兼CEO任劍等熱心公益事業的明星網紅出席了本次沙龍,與現場近兩百位公益機構負責人、傳播官一同分享公益傳播經驗,探索公益跨界的合作模式。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開場致辭)
在2017中國公益新媒體藍V沙龍上,微博副總裁曹增輝向到場嘉賓介紹了微博基于與生俱來的跨界傳播優勢助力中國公益事業的歷程。作為社交媒體第一平臺,微博從關系、內容、工具三大方面為公益機構營造跨界合作的場域,幫助公益機構實現跨界傳播,打造了#愛心一碗飯#、#6.1紅鼻子節#和#向校園欺凌說不#等得到廣泛關注的公益話題,更在明星公益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2016年由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先生倡議發起的星光公益聯盟,通過匯聚和放大明星名人公益影響力,截至目前已協助1100多位明星攜手3.1億微博愛心用戶共同創造了654億的公益話題閱讀量。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為中國公益指數月榜冠軍頒獎)
隨后進入2017中國公益指數頒獎環節,微博副總裁曹增輝、首都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吳兆雙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為獲得“2017中國公益指數月榜冠軍”及“中國公益指數新媒體傳播獎”的13家單位頒發獎牌。這些獲獎單位都是在微博上進行公益傳播并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公益藍V代表,他們通過創意的傳播內容、深耕的公益話題、互動的項目設計及廣泛的跨界合作充分調動起了微博愛心用戶的關注、支持與參與,為公益傳播樹立了優秀的榜樣。
(央視面對面主持人、“呼吸藍”公益行動發起人古兵)
(微博副總經理及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為汪東城頒獎)
(首都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吳兆雙為李煒頒獎)
星光傳遞公益,行動樹立榜樣,明星公益一直是微博公益傳播的熱點。在沙龍現場的星光公益分享及致敬環節,央視主持人古兵分享了他與藝人安琥聯合新浪微公益、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起的 “呼吸藍” 環保倡導項目。作為明星參與公益傳播的優秀代表,“呼吸藍”項目邀請了99位各界名人深度參與并與網友互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話題閱讀量達到3982.2萬,觸達粉絲1.58億,萬千網友參與互動。作為熱心參與公益的明星代表,藝人汪東城、李煒也來到了沙龍現場,接受首都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吳兆雙和微博副總經理及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為他們頒發的微公益星光公益力致敬獎。兩位明星分享了自己參與公益的感受,汪東城認為社會公眾人物能夠和自己的粉絲一起做公益是非常開心的事情,由于他的公益善行得到眾多網友響應,連續六周登上星光公益榜周榜,活動現場也為他頒發了 2017星光公益榜周榜TOP10六星獎牌。幫助別人其實很簡單,就像簡單的轉發一條公益微博,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李煒也談到公益不分大小,能夠一直持續就好。
(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
作為深入參與《慈善法》立法過程的專家學者,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分享了她對于“慈善法與互聯網公益傳播”這一主題的見解。金錦萍主任認為,法律不是限制公益的韁繩,制定法律的目的恰恰是為了規范公益傳播中的亂象,給大家提供一個真實合法透明可查的公益空間。談到公益傳播的價值,金錦萍主任認為,傳播的最高價值是價值共同體的構建,而公益的本質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所以這二者在最終目標上是不謀而合的。
(暴走漫畫聯合創始人兼CEO任劍)
在公益大V案例分享環節,暴走漫畫聯合創始人兼CEO任劍以“公益品牌塑造”為切入點,分享了暴走漫畫是如何將國外“紅鼻子節”這一公益IP引入國內,并通過事件營銷、內容營銷、粉絲營銷、品牌活動、媒體整合等方式讓“紅鼻子節”實現本土化品牌傳播,把參與公益的快樂帶給更多的人。
(聯合國跨機構青年小組主席單位——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博士)
作為國際公益機構代表,聯合國跨機構青年小組主席單位——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博士與大家分享了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借助微博鼓勵年輕人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話題探討的經驗。洪騰博士感謝微博平臺能夠讓機構與年輕人充分交流,并提出年輕人是公益事業的生力軍,未來他們還將在微博及其它社交平臺上加大投資,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建設美好世界的活動中來。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謝海山)
公益機構的發展離不開志愿者的支持,在沙龍現場,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謝海山從志愿者角度介紹了全球志愿服務的發展狀況。謝海山提出,志愿服務能夠產生巨大經濟價值,在中國北京,2015年共產生402.5萬次的志愿服務,產生經濟價值116.52億,正確客觀評估志愿服務價值是充分發揮志愿精神、促進公益志愿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志愿環境的基礎。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通訊及企業發展署長陳國強)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通訊及企業發展署長陳國強先生作為國際公益機構的代表,為大家介紹了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關注的公益事業領域,并分享了基金會在公益藝術和國際青年社會企業家培養方面的經驗。陳國強先生著重分享了基金會與中國多年來在公益項目及公益傳播方面的深度合作情況,并表示希望能在未來與更多中國的公益伙伴合作交流。
(播銳智創始人兼CEO沈迪儕)
作為公益傳播生態鏈中創新的一環,播銳智創始人兼CEO沈迪儕來到沙龍現場分享了如何進行專業的公益傳播,并向在場的公益機構介紹如何依托微博MCN建立公益傳播新型合作模式。沈迪儕提出,基于專業的分工配合和完善的渠道支持,相信未來的公益機構傳播將會更有效、更有力。
(新浪微公益總監楊光)
最后,作為活動主辦方,新浪微公益一直致力于為公益伙伴帶來最新的傳播理念,分享最優質的合作資源。在沙龍的最后,新浪微公益總監楊光先生向在場的公益機構負責人分享了微公益的階段性成果與開創性理念,表達了對公益機構持續支持的感謝。公益跨界傳播離不開新浪微公益,新浪微公益的發展離不開公益伙伴的支持。在未來,新浪微公益還將一如既往地從產品、服務、內容、傳播、籌款、品牌、數據、跨界合作等多個方面為中國公益事業提供系統支持,也希望更多公益伙伴來微博講述自己的故事,一起用傳播改變公益,讓行動連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