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發布中國首個公益大數據開放平臺,打造智慧公益體系
2017-07-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當公益遇上大數據,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4日,由阿里巴巴聯合本報及全國10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打造的“天天正能量”公益平臺,推出了中國公益領域首個大數據開放平臺——網絡公益大數據平臺,引發社會關注。
當今時代,“大數據”早已不是新鮮事物。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電子商務、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浪潮的推動下,大數據分析技術如今已被廣泛運用到科技、金融、交通、教育、醫療、政務等諸多領域。而在方興未艾的公益領域,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卻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為了填補中國公益領域的這一空白,由本報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及全國10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打造的“天天正能量”平臺,7月4日在河南鄭州正式對外發布了中國公益領域首個大數據開放平臺——網絡公益大數據平臺。
該平臺目前分為公益捐贈、公益眾籌、公益行動、公益動態四個維度,由阿里云提供技術支持,每天從海量的網絡信息中,持續、全面、高頻率地采集公益領域的活躍信息,對全國各地公益動態和熱點事件進行實時監測,同時利用智能分析技術,將公眾的公益偏好、不同地區的公益需求和特點,以可視化的方式動態呈現出來。平臺面向全社會開放,公眾、政府、公益機構、企業CSR等均可進入平臺,實時獲取全國公益整體數據及最新動態,也可以直接點擊地圖上的某個具體省份,通過公益參與人數、每日善款流向、公益關注領域等數據,了解當地公眾的公益熱情高不高,當地公眾最喜歡的公益方向是什么,當地公益組織最感興趣的領域有哪些……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公益策略、采取公益行動。
目前,網絡公益大數據平臺已正式上線。根據平臺最新數據顯示,全網當前正在進行的公益捐贈項目有13200多個,正在進行的公益活動為20700多個,其中公眾最喜愛的三個公益方向分別為助學(32%)、安老助殘(29%)、助醫(22%),而公益組織關注最多的三個領域則分別為關愛服務(41%)、綠色環保(39%)、文化教育(13%)。受天氣和四川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影響,暴雨、救災、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成為近期最熱公益關鍵詞。
據平臺開發者介紹,隨著平臺數據采集量的增多和維度的日益完善,這種“公益畫像”會越來越清晰,未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還將與權威學術機構合作,對現有數據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實現對行業未來趨勢的分析和預判,讓公益變得更加智能、更加高效。
在當天的發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公益責任事業部總監、天天正能量平臺負責人王崇和說:“天天正能量之所以決定打造這樣一個數據平臺,就是希望依托阿里巴巴的平臺優勢,為中國的公益事業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向,進一步降低公眾參與公益的門檻,增強公益的針對性,讓每一個人都能更方便、更準確地參與公益活動,讓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都能更迅速、更安全地得到幫助。”
網絡公益大數據平臺的發布,也引起了公益領域權威專家的關注。
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認為,在信息時代,運用網絡平臺將正能量的傳播系統化、常態化,使大數據成為公益慈善的有效工具,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創新。
公益時報總編輯趙冠軍表示,互聯網重新構建社會關系,公益事業也不單純是幫助人一餐飯、一套衣,更為強調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改變,同樣是在構建新的社會關系,基于網絡公益的大數據平臺建設,對于當下和未來的中國公益事業乃至中國社會都是至關重要的。天天正能量走在了社會前列,值得關注。
跨界、科技、創新是公益的未來。作為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媒體,本報一直以來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協調社會各方資源,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創新和發展。近年來本報聯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先后發起了多個創新公益活動,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和積極參與。隨著網絡公益大數據平臺的發布,本報也將繼續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加強合作,依托公益大數據平臺,打造更多有針對性的創新公益活動,為我省(市、區)的公益事業注入新的驅動力。
智慧公益時代的大門正在徐徐開啟,你準備好了迎接它的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