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8月17日下午,經部領導批準,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向各省(區、市)登記管理機關通報近期社會組織管理工作有關情況,民政部黨組成員、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主持會議并講話。會上,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廖鴻通報了部分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案例,巡視員李波通報了“善心匯”、“網絡互助”有關情況,副局長安寧通報了社會組織信息化建設情況。
關于規范社會組織涉企收費問題,詹成付在講話中指出,民政部門近年來在加大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力度、抓好已脫鉤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清理、建立健全規范社會團體收費監管政策體系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也還存在很多不足,還有很大差距。首先,一些地方和同志思想認識不到位,在規范社會組織涉企收費上站位不高;其次是貫徹執行政策不力;再次,局部問題還很嚴重,有的比預想的要嚴重得多,違規收費、強制收費、重復收費、收費標準高、收費項目多等問題還很突出。為此,他強調,民政部門要主動作為、標本兼治,切實做好規范社會組織涉企收費各項工作。從治本上來說,要繼續積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切斷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之間的利益鏈條。要完善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強化社會組織主體責任意識,全面加強社會組織的誠信自律建設,提升社會組織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管能力。從治標上來說,要按照四部委印發的《關于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的通知》要求,堅決取消各類違法違規收費行為,切實清理不合理的收費行為,強化日常監管,探索建立清理規范收費的長效機制。
關于“善心匯”、“網絡互助”問題,詹成付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清查了解一下社會組織尤其是基金會跟“善心匯”的合作情況,如果有合作,要盡快拿出整改方案報同級黨委政府,并上報民政部周知;要提高社會組織尤其是慈善組織的風險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落實《慈善法》和《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要求,指導社會組織加強法人治理能力建設,落實責任制;要適應新形勢新業態的發展特點,要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態,加強對網絡現象、新型經濟活動的研究,加強學習和咨詢,不懂的要學,學不懂的要請教。
關于社會組織信息化建設問題,詹成付肯定了各地共建共用社會組織統一代碼系統、慈善信息公開平臺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強調要注意把握以下三點。第一,信息化不單純是手段,也是方法,更是責任。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從上到下人手少、任務重,大量的社會組織既要培育好,更要監管好,必須用信息化武裝自己,讓信息化多跑腿,讓互聯網多發聲。第二,信息化要與行政決策、行政監管相同步。各地社管局局長要親自過問信息化、多抓信息化,加強人員配備和日常督促。第三,信息化關鍵是數據使用與開放。各地要進一步樹立數據共享、信息公開意識,加強本地網站建設,做好與部網站、全國社會組織網、慈善信息公開平臺的對接,構建起上下左右互聯互通的社會組織監管大網絡。
詹成付最后強調,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全國上下歡欣鼓舞、熱切期盼,都在為會議的勝利召開努力貢獻自己力量的形勢下,作為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的民政人,作為管理服務73萬多家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更要有責任、有擔當,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組織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以釘釘子的精神,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態度,真抓實干,確保社會組織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以及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部分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計劃單列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間組織管理局負責同志,以及有視頻會議終端的市、縣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負責同志在各分會場參加會議。
(據民政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