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近日,國家安監總局制定發布的《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中披露,“十二五”期間我國新發職業病特別是新發塵肺病數量仍呈上升趨勢。塵肺病已成中國最大的公共衛生難題,塵肺病農民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最尖銳的底層矛盾。
2017年7月3日,一個消息讓塵肺病人和大愛清塵的工作人員們振奮不已。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塵肺病防治工作督辦的通知》,對塵肺病防治工作開展督辦,要求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本省自查,重點選取10個省開展現場督辦。這一通知,再次表明了中央政府要做好塵肺病防治工作、切實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的決心。
塵肺病并非中國特有的難題,而是整個人類工業化過程的伴生問題。但目前,塵肺病已不是大多數發達國家最嚴重的職業病。他們如何治理塵肺病?我們能否從他國的治理經驗中找到有效的路徑和辦法?為了更好地借鑒國外經驗,推動中國塵肺病問題的解決,2017年8月5日,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大愛清塵基金(以下簡稱“大愛清塵基金”)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塵肺病國際治理經驗研討會”。
持續高發 制度性解決是根本
據國家安監總局消息,全球累計共1.6億人患職業病。大愛清塵對國家衛計委過去幾年發布的信息分析發現,在所有職業病中塵肺病約占90%,在塵肺病患者中農民占90%。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據大愛清塵估計我國約有600萬塵肺病農民工。這意味著,在所有中國職業病問題中,塵肺病問題是核心,而農民工群體的塵肺病問題又成了核心中的核心。但遺憾的是,由于目前大部分基層企業存在著工藝水平低、安全衛生設施投入少、防護意識差等諸多塵肺危害因素,以至于中國塵肺病仍將呈持續高發態勢。
塵肺病帶來的不僅是一個人的痛苦,更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通常情況下,塵肺病農民因為缺少勞動合同和相關的社會保障,在患病之后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維權,以及支付治療的醫藥費,往往貧病交加、缺醫少藥、悲苦凄慘。當家庭失去了頂梁柱,大量塵肺家庭的孩子輟學、變成孤兒,婦女和老人不得不成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悲劇一點點在家庭和社會里蔓延。
截至2017年7月28日,大愛清塵已在全國28個省區市幫扶了6萬多塵肺病農民,累計救治患者2269人、發放制氧機2445臺、發放助困物資63069件、助學4926人次。然而面對中國數量龐大的塵肺病農民群體,大愛清塵深感民間組織力量有限,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塵肺病農民問題,還得依靠國家力量,通過出臺政策保障塵肺病農民的健康和生活。
國家政策成果頻現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這幾年,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大愛清塵在推動國家政策方面陸續取得了一些的成果。
從國家層面來說,2013年1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指出加大對塵肺病、慢性胃炎、皮膚病等礦業工人職業病和常見病的預防和救治力度,改變了塵肺病問題長期被忽視的被動局面。
2016年1月20日,國家衛計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緊接著,2017年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將符合條件的塵肺病等職業病病人家庭納入低保,強化源頭治理,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
2017年7月3日,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塵肺病防治工作督辦的通知》,對塵肺病防治工作開展督辦,以落實《規劃》和《意見》。督辦內容包括塵肺病防治相關政策落實情況、用人單位落實塵肺病防治主體責任情況、塵肺病患者的保障情況等。
國家這一系列的發聲,也不斷推動著地方政策法規的出臺。尤其在塵肺病政府救助方面,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與湖南省漣源市已走在大部分省區市前列。
2013年,峨邊彝族自治縣政府通過了《峨邊彝族自治縣困難塵肺病患者救助辦法》。當地塵肺病患者免費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二檔待遇,醫療費用由醫保報銷90%,剩余部分全部由民政部門兜底報銷,并給予患者一定的生活補助。
2013年6月、12月,十堰市政府辦分別發布《關于做好塵肺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塵肺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將塵肺病患者納入大病救助對象,患者家庭成員全部納入低保范圍等。
2016年6月,湖南省啟動了塵肺病救治公益項目——“清塵行動”。而漣源市在2016年5月就出臺了塵肺病救助方案,在門診住院報銷和生活救助方面幫扶當地塵肺病農民。2017年,湖南省計劃救助塵肺病農民工11000人,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先由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報銷65%的住院治療費用,剩余費用由救助資金和患者共同支付,對病情嚴重的塵肺病患者實施全免費救治。
2017年,甘肅省和湖北省也都印發了《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將符合條件的塵肺病等職業病病人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借鑒國外治理經驗
大愛清塵基金在依據中國實際摸著石頭過河的同時,也積極地總結、探討其它國家的治理經驗。2016年,大愛清塵基金聯合中國(傳媒)夢工坊開始了對國外塵肺病治理經驗的研究:由夢工坊在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執筆,完成了第一本《塵肺病國際治理經驗匯編》。
研討會上,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生竇璐介紹了香港的塵肺病治理經驗。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香港最終出臺了詳細的針對塵肺病的補償條例——《肺塵埃沉著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該條例對補償基金的來源有嚴格規定。基金主要來源于對產生高粉塵的、或價值100萬元及以上的建造工程和石礦場進行征款。在基金非常充足并有大量結余的情況下,香港嚴格按照上述法律條例對塵肺病患者進行補償,充分保障了香港塵肺病人的醫療和生活,提升了患者的幸福指數。
上海市肺科醫院塵肺科主任毛翎分享了她對美國塵肺病問題的研究。她表示,雖然美國每年仍會有新增塵肺病出現,但美國對于塵肺病的治理經驗已相對成熟。早在1969年,美國為了解決當時的塵肺病問題,頒布了《煤礦健康和安全法案》。1970年,美國提出《聯邦職業安全衛生法》,并設立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署,專門負責職業病的監管和研究等工作。此后,美國職業病的報告率急速下降,塵肺病人死亡率降低了近90%。
但在90年代以后,在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附近,塵肺病發病率又開始上升。由于科技的發展,高度的機械化產生了更多煤塵:開采薄煤層時,機器攪動使得更多的二氧化硅被釋放出來,而游離二氧化硅是使工人肺部纖維化活性最強的粉塵。這導致美國塵肺發病率再次上升。因此,美聯邦政府于2014年4月22日宣布了一項嚴格的新規定: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煤礦將會受到處罰。此外,該規定也對美國所有的煤礦做出健康和安全要求。
此外,西班牙龐貝法布拉大學碩士研究生趙婧雅分享了西班牙的塵肺病治理經驗。經過一年的研究,趙婧雅發現,西班牙醫療水準較高,相關醫療設備也很先進,是世界公共醫療衛生體系最好的國家之一。同時,西班牙是高福利制國家,全民享有社會醫療保險,因此西班牙的塵肺病患者幾乎不存在沒錢看病的問題。另外,對于失去工作能力的塵肺病患者,西班牙有基金聯盟會為其提供類似特殊養老金的工資。因此西班牙的塵肺病患者在醫療生活方面有雙重保障。
綜上,香港、美國、西班牙等地區和國家依然存在塵肺病,每年也會有少量的新增,但塵肺病已不再是這些地區和國家的最嚴重的職業病。根據上述地區的經驗來看,只要有涉塵企業存在,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塵肺病的產生,但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就能將塵肺患者數量控制在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保證在涉塵企業工作的農民工的生命安全。
■ 本報記者 王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