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1月10日上午,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社會組織執法監察局、社會工作司)在京召開全國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管理系統學習貫徹2018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精神視頻會議,通報2017年相關業務工作進展并部署2018年工作,民政部黨組成員、社會組織管理局詹成付局長主持會議并講話。
詹成付在講話中提出,2018年在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方面要繼續推進深化改革,積極搭建平臺,落實已有優惠政策,強化綜合監管。
要完善慈善事業配套制度,依法進行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公開募捐資格審核,加強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管理,全面實施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啟動慈善捐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著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詹成付強調,2018年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管理工作要著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做到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把登記管理的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者引領到黨指引的道路上,并通過他們團結、聯系廣大會員自覺自愿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益元素、有用力量。
第二,要按照2018年全國民政會議的部署安排,引領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愿者持續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積極作用。
第三,各級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管理機關要不斷增強本領,尤其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必須勇敢走到網上,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按照“一張網、一個庫、一平臺”的定位,盡快推動現有工作的轉型升級,實現業務工作從事前審核向事中事后監管、從單一化管理向立體化管理、從經驗管理向智能化管理轉變。
打出一套“組合拳”
詹成付指出,要在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者作用上打出一套“組合拳”。
第一招:繼續推進深化改革,持續激發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活力。
按時完成并總結評估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三批試點工作,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本著審慎推進、穩步過渡的原則,研究制定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脫鉤試點方案。
分類指導社會組織準入,完善登記制度,該嚴格的必須嚴格,該鼓勵支持的就鼓勵支持。完善慈善事業配套制度,依法進行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公開募捐資格審核,加強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管理,全面實施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啟動慈善捐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完善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推動出臺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發展社工人才隊伍。
實施《志愿服務條例》,研究制定《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辦法》,開展志愿服務組織標識工作,加強志愿服務標準編制,指導推動地方制定或修訂志愿服務法規,確保各地立法與《志愿服務條例》精神一致,內容統一。
推動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3個條例修訂出臺,修訂的條例頒布后還要做好宣傳培訓和配套政策制定工作。
第二招:積極搭建平臺,促進供需對接,為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發揮作用提供舞臺。主要從兩個大的方面來把握:一個是全面推進,形成全面效應;一個是突出重點,形成聚集效應。
全面推進,就是讓每一個社會組織、社工組織、志愿服務組織不忘成立之宗旨,切實按照各自章程開展活動,積極發揮作用。2018年,要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立足自身實際,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各項建設事業,為新時代增磚添瓦、為新征程給力鼓勁,為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做出新貢獻,形成“全面效應”。
行業協會商會要發揮熟悉企業、熟悉市場的優勢,促進行業自律,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企業家隊伍等方面多做貢獻。科技類社會組織要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方面多做貢獻。基金會等慈善組織要在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等領域多做貢獻。各類社會智庫要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多做貢獻。社會服務機構、社會工作、志愿服務要在參與脫貧攻堅和精準脫貧,服務老年人、困境兒童、農村留守人員、低收入家庭、受災群眾等困難群眾,參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提升民政服務機構服務水平等方面多做貢獻。
突出重點,就是要本著黨政領導關注、社會迫切需要、社會力量能夠提供的原則,引領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在參與脫貧攻堅尤其是深度脫貧攻堅、服務困難群眾、參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提升民政服務機構服務水平等領域形成發揮作用的聚集效應。
第三招:落實已有優惠政策,激勵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者愿意發揮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及其有關方面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要很好宣傳并抓好落實。像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審批流程進一步簡化的政策、公益性捐贈三年結轉的政策、慈善捐贈物資減免稅政策、公益股權捐贈企業所得稅政策、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科技創新進口稅優惠政策、公益性社會組織申領公益事業捐贈票據政策、政府購買服務支持政策、社會團體會費免交增值稅的政策,都要落實好,讓社會組織受益。還要發揮好12家民政部指定的網絡平臺為慈善組織募集資金的作用。另外,還要研究制定人才扶持政策。
要盡快啟動高級社工資格的評價考試。要把社會組織人才工作納入國家人才工作體系,對社會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相關行業相同的職業資格、注冊考核、職稱評定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專門人才給予相關補貼,將社會組織人才納入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比如建立社會組織負責人培訓制度,積極向國際組織推薦具備國際視野的社會組織人才。還比如要求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將社會組織及其從業人員納入有關表彰獎勵推薦范圍。還要給社會組織提供智力支持,特別是對社會組織主要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定期進行綜合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管理和運作社會組織的整體能力。要重視社會工作者的繼續教育,要重視對志愿服務者的培訓。
第四招:強化綜合監管,引領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走正路而不走邪路。
要增強辯證思維,堅持扶持發展和監督管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軟,防止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不能用扶持代替監管。
“我們不能一聽要發揮作用了,就以為可以放任不管了,就可以大撒把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千萬不能犯‘幼稚病’!”詹成付強調。
為此,要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轉化,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推動社會組織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及信息公開工作,推動社會組織反洗錢工作,配合做好國際金融組織反洗錢評估。
推進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開制度,構建全國統一的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記錄制度,推動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協同機制。繼續扎實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清理規范工作。
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行為和非法社會組織。要健全聯合執法機制、投訴舉報機制、公開曝光機制等,堅決把邪氣壓下去,把正氣扶起來,為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發揮作用創造一個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環境。
(據中國社會組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