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恒好:用影像客觀記錄青年公益創業現狀
2018-04-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近年來,我國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迅速,基金會以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尤其是2016年我國首部《慈善法》出臺之后,公益慈善事業迎來發展的春天。投身公益領域、開展公益創業、深入研究并探索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成為很多人特別是青年群體的職業選擇。
作為參與社會創新治理的一種模式與途徑,青年公益創業較之傳統的商業創業有著更為顯著的優勢和潛力。比如在增加弱勢群體福祉、解決社會發展矛盾、助力脫貧攻堅等諸多領域,公益創業都能夠通過富有創新思維的方式推動問題解決,同時還能夠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撬動政府、企業以及民間等多方資源。
不過,目前青年公益創業仍存在諸多困難,其并不像公眾想象的那樣容易:創業者擁有公益熱情但缺乏社會閱歷,項目籌資與自我造血困難,難以留住專業人才……這些都是公益創業者遇到的現實問題。此外,如何讓公眾看到青年公益創業的優勢和潛力、給予一定關注和鼓勵,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青年恒好公益創業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通過口述歷史影像記錄的方式,以一種不同的視角真實呈現青年公益創業的現狀。
客觀反映青年公益創業現狀
啟動儀式
2017年9月29日,為了真實地記錄和傳播青年公益創業故事,推動社會關注青年公益創業,促進青年公益創業健康發展,同時客觀反映青年公益創業現狀,由青年恒好公益基金、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主辦,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銀杏基金會聯合主辦,新歷史合作社承辦的公益項目——“青年恒好公益創業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正式啟動。
這也是目前國內公益機構首次嘗試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公益創業青年的現狀。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自啟動后面向全國青年公益創業者征集公益創業故事,并邀請專業青年影像記錄團隊與公益創業團隊聯動合作,通過口述歷史影像記錄的方式,還原青年公益創業團隊或個人的真實經歷。
北京科蚪實務學堂和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牧區信息服務中心是該項目近期拍攝的兩家公益創業機構。其創業故事在諸多候選案例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科蚪實務學堂開學典禮拍攝
科蚪是一家專注于流動兒童科學教育的公益機構,其創辦人叫歐陽艷琴,之前是一名新聞工作者。一開始,科蚪的做法是為流動兒童提供課外的科技課程,從而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如何提高考試成績或者職業技能,才是打工子弟要優先考慮的基本問題,因為這些有利于他們考上大學或者直接就業,能實際地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
但歐陽艷琴認為事實并非如此。她覺得正是因為整個社會科學教育的失敗才導致這種狹隘觀點的產生。去年,歐陽艷琴利用大半年的時間,費盡心血籌建了一個全日制打工子弟社區學堂——“科蚪社區實務學堂”,試圖為數千萬打工家庭的孩子探索一條非學歷教育的新出路。這不僅需要勇氣,也意味著她要放棄之前較為穩定的課外課程模式,走向了更未知的探索。
青年恒好拍攝團隊實地跟拍牧民生活牧民
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牧區信息服務中心創辦人的故事則更具有畫面感和渲染力。
該中心的創辦人是巴雅爾圖,一名退伍軍人。作為一個蒙古人,他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親眼目睹了家鄉草原的生態由平衡走向失衡的過程,也深深感受到蒙古族傳統游牧文化在市場化沖擊下面臨的重重危機。
2000年冬天,22歲的巴雅爾圖從新疆邊防部隊退伍。當他重新回到家鄉、看到闊別多年的西烏珠穆沁草原嚴重退化的景象時,心中暗自擔憂。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希望自己能夠為家鄉做些實事。但苦于當時自己沒有經驗和能力,巴雅爾圖只能帶著愁悶外出打工。不過,雖然有著不錯的收入,但心系家鄉發展的他還是在兩年后返回家鄉,決定為家鄉做些事情。
經過十余年艱苦探索,巴雅爾圖找到了保護草原生態與提高牧民生活質量的有效方式,并致力于推動蒙古族傳統游牧文化的傳承。在他看來,商業創業更多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公益創業更多針對的是社會問題和社會需求,但二者并不能完全割裂開。
營造支持公益創業的社會氛圍
青年公益創業案例線下評議會
“青年恒好公益創業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選擇拍攝的首批公益創業案例涉及不同領域,其中也包括環保、教育、文化、養老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方向。而這些故事的主人公背景也各不相同:有首次踏入公益領域的新人,也有多次進行公益創業的老兵;有公益機構的負責人,也有來自企業及其他領域的代表。去年年底,主辦方組織來自公益機構、媒體以及企業等多方代表擔任評委,對候選青年公益創業案例進行了投票。
對于記錄青年公益創業的意義,該項目的發起方之一、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國武曾談道,希望看到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一同來做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他希望通過最終拍攝完成的口述歷史影片,讓公眾看到公益創業有什么樣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印記,以及這個現象發生的過程。
“青年恒好始終堅持向社會責任的基因注入青年公益創業者這一使命,全方位營造支持公益創業與鼓勵社會創新的社會氛圍,引導當代青年用商業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在去年該項目的啟動儀式上,青年恒好公益基金管委會主任顧紅蕾對公益創業寄予厚望。
據了解,青年恒好是由恒源祥集團和中國青年報發起的一個關注青年成長、服務扶持青年創新、創意、創業的社會化公益平臺。截至2016年12月,青年恒好共計扶持130個公益創業團隊、項目、青年,并成立首家女性公益創業孵化基地。2018年4月,“青年恒好公益創業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將最終產出10部優質口述歷史影像作品,并在各大媒體平臺同步上線,進行進一步推廣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