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獲取營養指數”報告發布:全球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產品可歸類為“健康”
2018-05-2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龐美嬌
營養與健康日益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調查顯示,有19億成年人(占全球數量的25%)超重,而其中有超過6.5億的人肥胖,相比1980年至2014年肥胖率翻倍。如何才能保證當代人健康飲食的同時又能獲取營養?基于上述背景,越來越多的食品飲料公司開始迎合當下人的需求,推出營養健康產品。
近日,Access To Nutrition Foundation(獲取營養基金會)在倫敦發布了“全球獲取營養指數”(2018 Access to Nutrition Index)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通過使用現有營養數據庫中的數據和公司提交的相關信息進行評估,旨在對全球食品和飲料制造商產品的營養價值情況進行評價,從而鼓勵各公司提供更好的飲食產品。
2018年主要針對22家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飲料公司的2.3萬余件產品進行評估:主要有味之素、阿拉、可口可樂、費列羅等,同時這也是首次對九個不同市場的特定產品范圍的營養價值評估。
這九個市場分別是,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印度、墨西哥、新西蘭、南非、英國和美國。
此次評估主要通過兩個指標來確定產品是否可以歸類為健康產品。健康之星評級(HSR)系統——主要用來評估水果、蔬菜和纖維等健康營養素水平以及飽和脂肪和鹽等不健康營養素的水平,以此來給出總分;另一個則是評估產品是否足夠健康以便向兒童推銷的世界衛生組織歐盟體系。
以下五個方面報告要點顯示:
要點1 雀巢位居榜首
在所調查的22家公司中,雀巢憑借其在營養、健康方面的領先地位和其在解決肥胖和營養不良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位居榜首。相比之下,聯合利華下降至第二位。但總體來說,兩家公司的成績均有所提高,公司的整體平均分也得到了提高。
而康師傅是唯一入選的中資企業,繼2016年排名不佳后,在2018年再次墊底。
要點2 只有不足1/3的產品為健康產品
報告顯示,今年9個國家的產品狀況評估結果顯示,來自領先食品和飲料公司的2.3萬種產品中不到三分之一的產品可以歸類為健康產品。
要點3 健康產品比重不一
在所有檢測的產品中,所銷售的健康產品比重不一。其中,中國市場銷售的健康產品在所有調查的九個市場中比重最低,甚至低于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中針對兒童銷售的食品飲料產品,僅3%為健康產品。
要點4 僅達能、Grupo Bimbo和雀巢三家公司傾向于低收入人群
在所調查的公司中,只有達能、Grupo Bimbo和雀巢三家公司制定了全球性政策,使所有人都能買得起并能享有健康食品,尤其是對于低收入和邊緣人群。這不僅僅拓展了公司的知名度,也是一種慈善活動。
要點5 嬰兒食品仍低于“守則”標準
在所檢測產品中,嬰兒食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出生的一千天的營養中尤為重要,母乳喂養對嬰兒的健康尤為重要。尋找一個好的母乳替代品不僅對于兒童健康成長尤為重要,更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但遺憾的是,在“母乳替代品”排名調查的全球六大生產企業中,普遍都存在著違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替代品銷售守則》的銷售行為,而且調查人員僅在泰國就發現超過3000起違規營銷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企業飛鶴、伊利和蒙牛集團在母乳替代品細分市場排名第8至第10位,雖未列入此次母乳替代品子排名,但是其銷售行為是否合規,有待媒體及大眾考證。
為了能夠更好地為全球人食品健康保駕護航,在保持營養和健康中尋求平衡,該報告建議:各公司應該:一、為所有產品的營養價值設定可獨立驗證的可衡量目標,要確保每一個產品在不同的市場都是健康的;二、建立統一的營養價值評估系統、制定營養戰略;三、更加關注兒童健康,銷售益于兒童健康的產品,同時要嚴厲禁止非健康產品銷售給兒童;四、制定統一、明確的政策,確保消費者能夠明確得知有關鹽、脂肪等成分的信息;五、嬰兒奶制造商必須確保其營銷政策符合國際母乳代用品營銷守則,并且在世界各地以及包括成長奶業在內的各種產品中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