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長同在 快手聯合中國青基會成立未成年網絡保護公益基金
2018-05-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科技有愛,與成長同在”——5月30日上午10時,在“希望工程”發源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下稱中國青基會)總部,快手科技攜手中國青基會成立“快手科技青少年幸福成長公益基金”(下稱快手青少年公益基金)。
快手青少年公益基金旨在依托快手的技術、社區優勢,發揮中國青基會的專業優勢、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欠發達地區未成年網絡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推動建立網絡內容分級標準,搭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未來5年,快手將向該公益基金持續投入1000萬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事業部部長嚴石,快手科技創始人及CEO宿華,快手科技高級副總裁余海波,快手科技市場副總裁陳思諾等蒞臨此次發布會。

快手科技青少年幸福成長公益基金啟動儀式
在發布會現場,楊曉禹首先上臺致辭。他稱快手成立7年來,記錄和分享了數億用戶的生活點滴。隨著青少年網絡安全面臨著較大風險,如何推動互聯網企業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是快手和青基會需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基于此背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讓互聯網成為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基會和快手科技聯合發起快手青少年公益基金,將給青少年打造健康的成長環境,讓網絡空間成為傳遞和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隨后,宿華發表了“快手,與幸福成長同在”的主題演講。

宿華現場演講
在談及設立“快手青少年幸福成長公益基金”初衷時,宿華介紹,中國19歲以下網民達1.71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在90%以上,其中超過56%的兒童在5歲前已經開始“觸網”。但與此同時,飛速發展且魚龍混雜的網絡空間也使得這一代青少年身心更容易受到沖擊甚至傷害。數據顯示,46%的中國青少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幾乎每次或者經常會接觸到網絡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暴力等類型,形勢不容樂觀。
“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教育不公也是我們一直關注的話題”,宿華認為,過去30年,中國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迅猛,但在師資分配、辦學條件、教學經費上與城市還存在巨大差異,鄉村教育滯后已經是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發展的瓶頸,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進步。
面對上述環境,宿華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快手致力于用科技提升每一個人獨特的幸福感。青少年時期是我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穩定的重要階段,在這期間受教育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接下來的命運。快手是一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社區,所以守護青少年成長是快手社區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快手承擔平臺社會責任的重中之重。借助“快手青少年幸福成長公益基金”,快手將聯合希望工程的專業性優勢,針對中國欠發達地區,提供優質網絡安全教育內容,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網絡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同時結合快手平臺技術和社區優勢,如大數據、視頻理解、AI等,聯合中國青基會的優質公益資源,開展網絡內容分級專項研究,推動建立網絡內容分級體系的行業標準。
“這次合作是個歷史性節點,關乎快手行動未來5年的行動方向及最終成果”,宿華稱。
在活動現場,宿華稱,快手青少年公益基金將從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教師網絡信息素養培訓、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未成年人內容分級、推動教育公平五個方面入手,以期與青基會共同搭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共同營造健康、綠色、公平的互聯網生態環境。
此外,宿華介紹,快手在建立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打造清朗社區方面一直在努力,包括已經上線的全行業第一家“家長控制模式”、AI識別未成年人人臉,可以第一時間對未成年人的行為進行保護,“這方面,我們還在不斷進化和完善。我們希望和青基會一起,幫助有困難或者缺乏指導教育的孩子們能幸福地成長,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同時,我們也希望媒體朋友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不足,指出缺點,隨時監督。”
據悉,快手行動是快手公司內的一個具有跨領域創新特長的社會責任部門,成立于2017年秋,旨在用快手的產品、技術與社區優勢賦能每一個個體,創造幸福生活。快手希望用落地的行動,在未成年人保護及教育、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領域產生長遠的影響力。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是全國性5A公募基金會,1989年3月由共青團中央發起成立,與1989年10月發起實施的希望工程,是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截至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籌集社會資金141.6億元,建設希望小學19,462所,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60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