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百鄉工程”:以公益慈善資源撬動商業資源實現鄉村振興
“百鄉工程”:以公益慈善資源撬動商業資源實現鄉村振興

2018-06-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8年5月29日,為響應黨的十九大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支持和指導,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北京農禾之家農村發展基金會、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達州黍苗鄉村服務中心等四家機構共同發起“百鄉工程” 在北京中國社科院學術報告廳正式啟動。

“百鄉工程”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以質量興農、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為目標,以縣鄉黨委領導推動各部門、各機構形成合力為資源平臺,以農業合作組織聯合會為執行組織,以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為工作隊伍,聯合科技、經濟、社會各界力量,支持縣鄉政府,制定符合當地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人文傳統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并設立產業基金予以實施。“百鄉工程”不僅在全國選擇有代表性的縣鄉做試點,還將努力探索以平臺方式集聚社會各界力量支持鄉村振興的多元化做法。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作為百鄉工程的指導單位,這絕非偶然,而是這個所的傳統和歷史使然。社會學所是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社會學恢復后于1980年才設立的。作為中國社會學的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社會學所精英輩出,是國家級的一個社會科學智庫。社會學所的第一任所長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第二任所長是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先生,他們兩位都過世了,而他們身體力行做社會調研,關注社會問題和前沿走向形成了這個所的學術傳統。

蒞臨本次新聞發布會的王春光副所長是中國社會學界的知名專家,在現場致辭上,王春光表示:我們現在的鄉村振興是國家,中國夢實現的行動,沒有鄉村振興中國夢很難實現,四個全面、五個一體更難以實現。百鄉工程作為一個開放平臺,讓社會各界多方參與,也是符合國家提出的社會治理,多元參與,共建、共享、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國家行穩致遠,更好的實現中國夢。

發起“百鄉工程”的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和北京農禾之家農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楊團,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多年擔任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現為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顧問。

2005年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即發起農民合作組織聯合的農禾之家聯盟(現成員超過300家,分布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倡導農民合作組織走向集合作金融、供銷、農技推廣、社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農協方向,并借鑒日韓臺等地的綜合農協模式,通過多個縣份的試點探索東亞綜合農協模式的中國道路。

本次提出的百鄉工程試點計劃,是農禾之家在充分了解微生物農業技術對農業提質增效的作用和機制后,商定該行業內位居首位的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同時將流通領域中具備多年理論實踐經驗的專家型人才吸納進農禾之家基金會擔任要職,以解決在科技和經濟兩方面領軍人才的問題;加之擬用于撬動當地人才的大學生工作隊的黍苗公益等優秀公益組織;因此,現有計劃已落實操作中的各關鍵環節的領軍人才,對整體計劃的落地執行起到穩定的支撐,同時加強了可控性。

在“百鄉工程”啟動儀式上,發起單位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北京農禾之家農村發展基金會、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達州黍苗鄉村服務中心和首個試點鄉鎮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李旭東書記在現場和大家分享了百鄉工程發起的初衷,過程,以及在試點落地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方式。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李旭東書記,提起百鄉工程,就止不住的興奮,一直想為當地鄉村發展做些事情,卻苦于沒有方法的時候,看到農禾之家會員發的一個消息,經過上網查看和了解楊團的學術文章后,大年初二跑到北京找到楊團老師聊了一下午農村發展,當場一拍即合,成為百鄉工程第一個試點鄉鎮。

以中央一號文件為指導,以黨委工作部來統籌,依托百鄉工程的平臺和資源,李旭東書記表示有信心,也有決心搞好當地的鄉村振興事業。

北京農禾之家農村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范洵對于百鄉工程有一套完整的規劃:首先通過組織全國頂尖專家團隊對當地的產業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診斷,從農業的產業上對當地的農業去短板,發揮優勢,同時聯合全國供銷總社,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等平臺,借助神州信息,布瑞克集團等具備全國性涉農大數據機構的優勢,建立起一套公益性公共服務銷售平臺的新流通體系中心。

流通平臺和體系建立后,好產品才是能讓市場認可的核心因素。對此,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殷汝新,從生態概念的角度,闡述了微生物技術對土壤結構的改良,對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對整體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在中國富強繁榮的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許多有志青年也想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但真正到了鄉村,卻不知道該怎么干,如何干。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的辜家齊和英國華威大學畢業的張家齊就遇到了這樣的迷茫。通過公益和網絡渠道了解到楊團老師關于中國三農的文章后,他們感覺找到了方向,在一次四川的講座結束后,兩個一腔熱血的青年帶著一堆厚厚的資料和問題,與楊團一路聊到了機場,并決定投身于百鄉工程的建設中去。

百鄉工程的總設計師楊團希望通過百鄉工程給這些年輕人提供一個具體的操作化的平臺,愿意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年輕人不是光是在一個兩個的百鄉工程的試點當中錘煉,他們要在整個社會當中錘煉。未來中國的年輕人才一定要經過鄉村這樣一個環節的錘煉,來奠定他們一生的政策和基礎。

最后楊團用六句話概括出百鄉工程的內容結構:做規劃、好產品、賣好價、搭平臺、建組織、推人才。

平臺需要各方的支持才能成為平臺。國務院參事,中國慈善聯合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主任湯敏現場回顧中國幾十年的公益狀況,結合當下的國內外趨勢,提出了:新木桶理論。湯敏認為過去談舊的木桶理論都是講短板,而新木桶理論則是讓每一個公益組織都拿出自己的長項,做集合影響力,共同推動一個大的事業的發展。

中國供銷合作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袁啟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代表,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陳明均,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智惠鄉村志愿服務中心主任孫毅,也都就各自機構的優勢,結合百鄉工程的各個環節給予了實質性的支持。

有政策,有規劃,有平臺,有支持,還需要有挽起袖子干的團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書記李旭東、四川金堂縣副縣長,金堂縣政府黨組成員,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管委會主任陳維,當場簽約成為百鄉工程第一批試點單位。

同時,諾信金融集團作為金融服務提供方,神州信息作為農業生產和土地管理大數據服務提供方, 布瑞克農信集團作為農產品流通大數據服務提供方,中國蔬菜流通協會作為農產品流通體系規劃和市場資源對接提供方,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作為鄉村兒童教育創新項目提供方現場簽約成為百鄉工程首批戰略合作單位。

“百鄉工程”為了落實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加強農業科技在“百鄉工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中國科協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張曉軍表示,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準備聯手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一些機構,還有涉及科研、推廣、教育等等共同發起聯盟。聯盟成立涉及到農業規劃、設計、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業信息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進建設等等大概十個方面的專家組。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衛峰帶領著一群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的科技小院成立十年以來,一直扎根在田間地頭為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有著豐富的實操經驗和專家團隊,張教授當場表示近期會正式全面,全線推動專家隊伍建設,共同為百鄉計劃的實現,為鄉村振興計劃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百鄉工程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也會根據不同的公益伙伴的優勢共同開展有針對性的計劃項目,其中“城鄉融合計劃”公益合作伙伴恩派項目總監聶祝兵,“為愛筑家鄉”公益合作伙伴來伊份基金會秘書長胡笛在現場表態,各自機構在鄉村建設,百鄉建設人才方面,以及社區,零食產業等農產品流通渠道為百鄉工程提供有力的協助。

鄉村振興供需對接的板塊中,各家機構百花齊放,為百鄉工程這個平臺的集體影響力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在鄉村振興與農業科技主題環節,中國科協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張曉軍 ,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殷汝新分享了各自機構的優勢和干貨。

農產品流通與大數據主題環節中,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明均,布瑞克農信集團總裁黃桂恒,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丹丹,維吉達尼創始人、新疆西帕集團新農業公司總經理劉敬文,諾信產品部項目總經理何偉強,用企業的思維和詳細的案例為如何打開農產品市場渠道提供了不同的啟發和思路。

鄉村振興與社會發展主題環節里,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合作部負責人湯后虎,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促進中心創始人、理事長湯敏, 恩派成都項目總監,成都高新區安逸舍社區中心,北京樂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創始人廖曉義帶來各自機構在公益領域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和理念。

四川金堂縣社會工作者協會會長、成都市人大代表、民盟省委社法工委副主任王振芳,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公益人才部主任陳國強,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范東醒,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副總干事口皓以對話沙龍的方式探討交流了公益機構在農村工作中開展的經驗和問題的解決方式。

供需會的最后,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合作組織與各機構單位分成:鄉村振興與農業科技,農產品流通與大數據,鄉村振興與社會發展三個小組,現場對各機構負責人提出實際的需求和問題進行談論,并由農禾之家工作人員做出記錄和歸納,為后續百鄉工程的工作開展提供參考和完善。

百鄉工程是一個點面結合的項目集群,以公益慈善資源撬動商業資源,以微生物科技+商業股權合作的商業模式,以大學生工作隊與本土農業農村工作隊內外結合的人力供給模式,以產業基金加慈善基金整合資源的資金保障模式,最大限度地運用市場機制配置各類資源,容納“政、產、學、研、社”五界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集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的鄉村振興共善之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91成人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