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海南英苗培養計劃啟動 5所小學將獲長期關愛行動
2018-09-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于俊如
位于海口東山鎮東城村的東城小學,是海口最為偏遠和貧困的地方之一,能夠外出打工的家庭基本把孩子帶到了村外。據東城小學梁安龍校長介紹,東城小學一共有44個學生,其中建檔的貧困學生就有10多戶。校長說,這里的學生家長大多在外做工,無暇管孩子的學業,教學基本靠老師。學校里除了語文和數學老師,別的科目基本都沒有專任老師,其中英語老師最為缺乏,現在全校孩子們的英語課由他一人上。

東城小學的教室里,校長在給孩子們上課
交通閉塞,學生幾乎不與外界接觸;經濟落后,貧困學生多;適合小學生看的書籍很少,類似的學校在海南并不是這一所。
這里的孩子無疑是不幸的,但是他們又是幸運的。

愛心義工將禮物派送到孩子們手上
就在今年夏天,融創“英苗培養計劃”在海南首次落地,在全面探訪了海南六區20所小學之后,相似的狀況讓東城小學、萬寧茄新小學、澄邁六山小學、定安后埇小學和保亭毛朋小學這5所學校成為項目的定點扶助學校。
9月21日,融創海南英苗培養計劃啟動儀式暨英苗關愛行動在東城小學舉行。一件件滿載著愛與希望的圖書、文教用品,益智玩具被送到師生手里,孩子們綻開的笑顏和融創愛心義工們堅定的腳步成了最美的風景。

孩子們收到了書包,書籍,玩具等禮物
在這里,融創海南第一座“英苗書屋”正式建立,2018融創海南英苗培養計劃也隨之揭開了序幕。
捐助儀式后,這5所小學將作為“融創海南愛心義工聯盟定點服務學校”,建立長效的關愛行動。

授牌儀式
融創英苗培養計劃: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據了解,“2018融創英苗培養計劃”由融創義工聯盟發起,是此前三年“融創我心公益英苗助學”活動的升級和延續,旨在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助力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發展。
從最初捐助貧困地區,到現在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在三年的探索中,融創走進過山區,也把孩子帶到過大山以外的世界,在不斷踐行公益的過程中,融創逐漸找到了未來公益的方向,在提供物質幫助的同時,更注重孩子心靈上的提升。
此次啟動的項目將通過“英苗書屋”、英才培養計劃、英苗夏令營等多種形式,實現從小學到高中全學齡覆蓋,深度、長線、可持續地為貧困地區孩子提供多樣化支持,讓鄉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鄉村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有夢想。

東城小學的操場,是孩子們的另一方天地
據梁安龍校長介紹,東城小學的孩子雖然不算留守兒童,但是父母留在村里務農的很少,多在澄邁縣城、海口等地工作,一兩個月回來一次。但是,這里的孩子家庭經濟困難的比較多,其中低保戶有7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10戶。家里條件好一點的孩子都被父母帶到鎮上、縣城或海口讀書了,留在村里的多是家庭條件不太好的。而且有不少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后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
學生代表吳曉雪,出生離異家庭,自幼聰慧,聽奶奶說一歲會說話,兩歲能算數,天資很高。但也因為英語不及格留級。曉雪的理想是當科學家,學校圖書館的書她都喜歡看,里面有物理、化學,尤其喜歡地理,她說這里有部分書可能是考上大學的哥哥姐姐送的。
針對這一情況,融創英苗助學計劃著重從圖書和長期幫扶上做了升級調整,而且早在7月份就舉辦了“愛心義工聯盟”招募活動,面向融創海南全體員工和業主進行義工招募,為后續長效的公益活動做準備。

融創海南愛心義工和孩子們在一起
據介紹,升級后的項目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在捐贈物資上,著重“適合”。搭建的英苗書屋,捐助的是一批最新的“2018年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必讀圖書”,適合孩子閱讀的最新繪本類圖書、互動類圖書,以及最新暢銷的課外圖書;捐助適合小學生的益智類、游戲類文教用品;對學校的圖書室進行軟性包裝,提升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等等。

海南第一座“英苗書屋”在精心準備下搭建起來
另一方面是在人力投入上,強調“長期”。融創海南愛心義工聯盟的義工們,每月將不定期到學校看望孩子們,為孩子們提供支教類的“課外學堂”、貧困生家訪、節日禮物以及和孩子們互動結對等等。
東城小學是第一座“英苗書屋”的所在地,也是融創英苗培養計劃升級后的第一站,從這里開始,將按計劃完成另外四所小學的幫扶對接工作。

孩子們在英苗書屋中翻閱圖書
在搭建書屋的過程中,義工們最深的感受就是這里孩子都很能干和勤快,為了搭建英苗書屋,老師讓幾個孩子叫其他孩子過來幫忙收拾下圖書室,這幾個孩子不由分說自己先干起來,動作十分利索,很快就把圖書館收拾得明凈整潔。
因為只有看到外面更為廣闊的天空,才能擁有更為堅毅心靈。所以,融創還將以游學旅行、公益夏令營等形式帶孩子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聞。
從未停止過的公益探索
實際上,此次融創海南英苗培養計劃的啟動,并不是第一次,他只是融創把教育公益從以前的單一扶助升級到全方位的扶貧扶智的第一站。
自2017年至今,融創海南從未停止在公益領域的探索,已經開展過多次公益扶貧扶助活動,涉及教育、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

8月8日,融創海南愛心義工聯盟正式成立
作為此次英苗培養計劃的重要執行者融創海南愛心義工聯盟,也是基于多年的實踐探索出來的管理模式。
早在2017年4月起,融創海南就啟動了融創藍公益行動,定期組織員工和業主開展公益跑、凈灘等多項公益活動。2018年4月,融創藍公益月啟幕,融創海南公益志愿者們通過凈灘、圖書捐贈、綠色出行等系列活動,倡導每一個人守護海南的碧水藍天,共同營造海島美好環境。

凈灘行動&星星瓶義賣
這過程中,融創藍的公益活動也在逐步升級,從之前的僅僅撿拾垃圾,凈化環境,增加到現在的變廢為寶的嘗試。活動中,除了撿垃圾的志愿者,還有一些志愿者負責對垃圾分類,這是凈灘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這些數據可對海南環保提供分析支持。隨后志愿者們與專業設計師們一起嘗試變廢為寶的探索,將可以利用的凈灘物料進行加工創作,將自己親手撿拾的海玻璃瓶一步步變成精美的“星星燈”。

健走未來活動現場
6月2日,來自全島的523名融創海南業主們,在融創海南健走未來活動中,更是齊心走出5,902,119步,助力達成“30城3億步,30座融創英苗愛心書屋”的公益目標。
除此之外,融創海南還收購采摘滯銷的新鮮菠蘿,送到海口的12個社區,不僅幫助果農解決菠蘿滯銷問題,而且讓上萬名海口市民免費品嘗到新鮮的菠蘿,將公益的力量傳播出去。
此次融創愛心義工聯盟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之后的扶貧助學,古建筑保護,美麗鄉村建設以及各類社會公益活動持續提供公益服務,更是標志著融創公益之路的專業化制度管理的開始,每一位愛心義工參與的公益活動都將在證書上進行登記記錄。
2018年的新起點
8月8日,融創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將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教育扶智、古建筑保護等領域全面推進,為全社會創造更長遠的價值。這標志著融創公益從單一的捐贈、救濟,向復合、可持續生長的產業扶持、教育扶智換擋升級。
同一天,海南省旅游委和融創中國在海口市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快速推進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引進國際優質產業資源、創新文旅產業產品等方面達成高度共識。
這主要源于這兩年,融創在美麗鄉村的建設改造、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文旅產業的運營等多種方式的助力。

修繕過的排港村新貌
比如,從2017年9月開始,融創排港美麗漁村建設,至今已經投資近3000萬元,未來將結合排港村碼頭漁港資源作為“古漁村”特色品牌,以更深入、更多元化的打造標準把排港村開發建設成為鄉村旅游景區,將千年漁港打造成為環境優美、生態文明、傳統民俗風味濃厚,充滿活力的“美麗休閑漁村”。
本次英苗培養計劃活動,在公益活動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的融創海南將力求每一個細節的臻至,傳承公益星火,在海南織出一幅傳遞公益的融創愛心地圖。
未來,融創海南將持續升級公益體系,借助融創在海南全面布局的文旅產業和覆蓋全島的配套,不斷投入海南省教育扶貧扶智,同時在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上持續發力,為美麗新海南的升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