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周春衛:基金會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18-10-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是一個一個專注于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的慈善組織,2017年3月21日,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在山東省民政廳注冊登記。
其品牌公益項目“我的城市新媽媽”同年連續奪得中國公益慈善項目銅獎和中國青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山東站選拔賽優秀獎。截至2018年9月底,該基金會組織了21場“城市新媽媽”對接活動,成為慈善公益界的一大亮點。
作為一家成立僅20個月的基金會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基金會31歲的年輕發起人周春衛表示,這源于基金會始終堅持“知善立行傳承”的理念,堅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做公益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從困境兒童的需求出發,推進基金會改革創新往前發展。
2018年3月,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將總部從淄博搬到了濟南。“把總部搬遷到濟南,不光是看重省會城市有更利于公益事業根植的土壤,更為重要的是顛覆傳統慈善形成的固有幫扶方式,進行公益幫扶方式的再造,對公益品牌、組織架構、隊伍建設、幫扶流程、績效考核等全方位的創新變革,最大限度地釋放慈善公益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紅利。”周春衛表示。
6月6日,一場聲勢浩大的“夢想因您而偉大”公益盛典,為困境孩子免費參加夏令營而綻放。一周時間,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的“新媽媽護航兒時夢”項目,籌集善款48萬元,為“我的城市新媽媽”項目的“夢想夏令營”提供了支持。基金會利用暑期時間舉辦了5場夏令營,共有272名來自山東省內的困境孩子參加。
9月開學返校后,許多孩子的老師和監護人反饋說,孩子在開學后,精神狀態和心理與以前截然不同,“監護人和學校老師的反饋,說明了我們為困境兒童量身舉辦的以心理破冰為主的互動體驗式夏令營還是行之有效的。”周春衛表示,“這就是我們在公益項目上改革的一個具體體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扶青少年,從物質上幫助只是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打開、改變他們的心理,讓他們自我認知、發現自身優勢、樹立夢想,學會感恩,才能走得更長遠。”
為了引入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基金會實行‘共同發起人’模式。”周春衛表示,“聯合社會上志同道合、有愛心的人士一起加入到我的城市新媽媽項目作為共同發起人,把基金會當作她們日常工作的一個平臺,是自己的一份擔子,這樣責任感就不一樣了。”
6月以來,已經有6位共同發起人加入,有著名主持人、社會活動家、集團總裁、資深媒體人等。城市新媽媽的數量也由以前的不到1000人,增長到現在的近1500人。
目前,基金會“我的城市新媽媽”項目已經在山東省內各地市全面鋪開,并且與省內近30家社會公益組織簽定合作書,在下半年發展中,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將全面助力山東省境內困境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與基本生活保障,達到幫扶5000名困境兒童,實現2400位“城市新媽媽”的幫扶對接目標。
盡管在慈善公益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周春衛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周春衛看來,再大的投入、再光鮮的項目、再豐富的創意,但是要實現品牌傳播力、影響力提升,傳播渠道和手段只是一個方面,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基金會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競爭力必須是在新時代下,讓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感興趣進而產生捐贈行為的項目。
“對于企業來說,履行社會責任是他們的義務,但是如何讓他們認可我們基金會這個平臺,這就需要著眼于強化公益人才隊伍素質建設、多元化的創意公益品牌和基金會的核心競爭力,以品牌項目優勢贏得發展優勢,不能給企業提供個性化公益品牌的基金會不會贏得未來,所以說,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充滿荊棘。”周春衛說。
在談到基金會下一步發展規劃發展時,周春衛直言,基于慈善公益的實際,下一步,基金會將會推進品牌項目的精益化、拓寬品牌傳播的渠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初心,不忘愿景和使命,力爭把基金會的優勢放到最大,把通過改革獲得的紅利和品牌優勢深度結合,努力實現基金會影響力和平臺價值最大化。
“基金會不是一個只會做食物的操作間,也不是一個只會發放物質的救濟倉,而是一個天天高效、建立全體系運營的公益中央廚房,它必須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適合養活自己救濟他人的產品,并以此來降低成本,獲得效益。”周春衛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