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門街道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正式揭牌
2018-11-0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心怡
在全市“街鄉吹哨、部門報道”街道管理體制創新的大形勢下,為了破解城市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難題,真正解決老人的居家養老問題。朝陽門街道提出“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模式,提高老人養老保障,解決街道和地區居民迫切關心的重要民生問題。
2018年10月30日,朝陽門街道“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揭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順利召開。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東城區副區長趙凌云為本次活動致辭,各方領導與專家紛紛表示一直十分關注“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的提出和建立,并對“聯合體”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模式表示肯定與期待。
“我平時一個人住,腿腳不好,每次蔬菜季活動時街道都會安排社區低齡老人志愿者將綠色公益蔬菜送到我家,感謝街道和志愿者們對我的關愛,我很滿足,也感到很溫暖!”本次發布會老年人代表吳聰敏阿姨在發言時說道。
朝陽門街道董凌霄主任告訴記者,朝陽門街道有1萬多名老人,身體狀況不一,生活需求各異,讓不能出門的老人在家安享居家服務,讓能走出家門的老人生活在便利、舒適的宜居環境中,這是朝陽門居家養老工作的初心,是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的發心。
發布會揭牌環節中,各位領導首先為聯合體成員單位代表頒發了牌匾和助老包。隨后,大家一同上臺,將手中的彩沙瓶慢慢地傾倒,讓五彩的流沙經過字體時,留下多彩的痕跡,這標志著朝陽門街道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正式啟動,也象征著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愛心企業以及志愿者們為養老事業傾注的心血。伴隨著五彩流沙勾勒出的字體輪廓,朝陽門街道民間書法家吉賀林先生為本次揭牌儀式現場書寫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牌匾,并將書法作品捐贈,以表達對“養老服務聯合體”的美好愿景。
揭牌儀式現場,聯合體成員單位在現場搭建了服務體驗區,通過義務問診、設備體驗、“變老”化妝體驗、微心愿認領等豐富的體驗活動充分體現區域養老服務的多樣性與便民性。
朝陽門街道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是指在以朝陽門街道辦事處行政轄區為區域范圍,以養老驛站和照料中心為服務核心,聯合區域商戶、公共服務商以及區域外的多類型服務商組建養老服務聯合體,在老人的1510生活圈(即15分鐘到達10個便民服務項目)內就近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營造敬老、愛老服務范圍,提升老人居家養老生活質量。
據了解,從今年9月3日開始由朝陽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隊,分成兩組與社區低齡老人志愿者對朝陽門區域內所有商戶進行走訪。經過初步梳理,總共對接110余家商戶,90%以上家商戶有意向加入聯合體中來。街道養老服務機構如新鮮驛站、頭條驛站、照料中心,簽約服務商如陽光家政等,公共服務商如廣發銀行、地區商戶如張記大紅袍、鏈家等商戶都積極響應加入。
目前已加入與陸續加入聯合體的商戶共80余家,其中街道養老管理機構5家、地區商戶與公共服務商共46家、區域外商戶20家以及一支區域外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