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梢哉f,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民營企業發展史??偨Y40年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經驗,尋找民營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本質和根源等等,成為新時期有關專家學者以及民營企業家們最關注的焦點。
2018首屆“中國工匠精神50人論壇”于11月29日北京大學博雅酒店召開,論壇以“民營企業需要怎樣的工匠精神”為主題,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論壇的成功召開對未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論壇發起人,中國工匠精神先行者、大國工匠文化體系構建專家、知名財經作家、《工匠精神》作者付守永老師介紹,本次論壇是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圍繞工匠精神國家戰略,集合50位專家學者及民營企業家,從工匠精神角度,分析并分享40年來民營企業發展規律及經驗,并且提出讓民營企業快速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方法。
論壇發起人付守永老師,從三個層面闡述了民營企業需要的工匠精神。
第一,改革開放四十年民企存在的六座大山
民營企業在過去40年發展過程中存在了舊三座大山,即產品嚴重同質化、惡性價格戰、假冒偽劣猖獗,嚴重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面向未來的三大變化未來十年中國將從消費互聯網邁向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顯著特征是智能化。中國經濟在全球新秩序下的自我調整,企業進入經濟發展新秩序。中國迎來消費升級,符合消費升級的企業新物種將崛起。這也意味著新三座大山的產生,即品質革命、效率革命、價值革命,而這新三座大山,正是民營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根本。
第二,企業家急需對工匠精神認知升級,做“匠系青年”
企業永續經營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升級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工匠精神的內核是建立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的落地保障是建設工匠制度、工匠精神的落地本質是教育、工匠精神的落地抓手是持續精進技藝。“文化、制度、教育、技藝”形成工匠精神踐行、創新、傳承的四輪驅動。
付老師認為,求深不求廣、貼近客戶、技術創新、細分領域的品牌號召力、持續的人才教育,這五大共性就是一家企業的戰略選擇。更是工匠精神對于企業家來說是一種使命召喚。那些具備工匠精神的企業家都具有一種強烈的人生使命感,正是因為工匠精神的使命召喚,他們愿意用3年、5年的時間打磨出極致的產品,他們耐得住寂寞、他們專注聚焦、他們不急不躁、他們不畏失敗,他們視工作為修行,他們視奮斗為享受,他們堅守“良知、厚道、向善”的做人品德,他們愿意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情,付老師稱具有這種精神的企業家為“匠系青年”。
第三,新經濟秩序下企業踐行工匠精神提升競爭力的三大建議
付守永老師也對民營企業踐行工匠精神提出了三大建議。一,重新規劃企業成長路徑。付老師認為中國95%的民企必須拋棄快速做大的成長路徑,重新規劃面向未來的新成長路徑,這條新路徑是“做強→做精→做久”。二、盤活人才競爭力。企業家必須建立“成人達己”的經營哲學,建立企業的再教育系統,持續加強人才培養,構建高效靈活的發展機制。三、培養創造差異化價值的能力。主要在產品領先、技術差異化、商業模式創新上做到優于競爭對手。
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北京宏昆集團、安徽老鄉雞等企業,作為“具有工匠精神企業”代表,在論壇上做了精彩分享。
德勝洋樓趙雷趙總介紹道,德勝洋樓始終打造企業的“脊梁精神”,把質量視為人格,堅持“質量是道德,質量是修養,質量是對客戶的尊重”的經營理念。他們認為規模不一定大,但影響和產業規模不小;銷售可以少,但市場空間不能小;產值銷售可以小,但是營利能力不能小;產品可以小,但標準必須要高,品牌影響力不能小;團隊可以小,但管理系統和文化不能少。德勝洋樓也因此成為國際知名的實踐工匠精神典范企業。
安徽老鄉雞的王總介紹老鄉雞始終堅持“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把產品做到極致”的理念,用36年養好一只雞。這也成為老鄉雞近幾年快速發展、在同行業具有獨一無二競爭力的根源,更成為全國三農產業的標桿企業。
北京宏昆集團金海平金總介紹,宏昆集團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宗旨,從服務和產品標準化、服務體系設計、精益管理、員工培訓等各個層面實踐工匠精神,成為全國服務業的典范企業。2017年在第三方的顧客滿意度調研中,全年高達90分。其旗下企業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持續在慧評網上排名第一,超越了知名的外資品牌和國內品牌。
論壇匯集三大成果
成果一,成立“中匠智庫”
論壇宣布成立“中國工匠精神智庫”(簡稱“中匠智庫”),這是國內第一家為民營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的智庫,以“返璞歸真,解企業之惑;正本清源,排國家之憂”為宗旨,幫助企業構建工匠文化體系,真正的將“工匠精神”落地,將工匠精神轉化為生產力,助推民營企業回歸商業本質,持續賦能,增強民營經濟未來30年的核心競爭力。
成果二,打造三個100工程
論壇將在三年時間帶領100家企業走進日本,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深度游學;三年時間深度輔導、培育100家具有工匠精神基因的企業;三年時間研究100位具有工匠精神的個人或企業,形成中國解決方案樣本。
成果三,發布工匠精神國民宣言
形成“工匠精神國民宣言”倡議書,向全社會公布,共享論壇成果。并且在論壇上集體宣誓,讓我們一起傳播工匠精神,讓中國成為工匠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