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希望工程中國青少年21世紀技能大賽”在三地啟動
2018-11-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8年11月30日,本年度的戴爾·希望工程中國青少年21世紀技能大賽最后一站的比賽在京拉開帷幕。本次大賽以三場區域賽的形式展開,自11月21-30日,比賽分別在廈門、上海和北京三個賽區舉行,有來自全國15個省(市、區)29所中小學的116名農工子弟學生參加了比賽。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及戴爾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周兵等出席了北京賽區的比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礎工程”,新時代條件下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共青團中央所屬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青基會”)多年來一直深耕教育扶貧領域,持續關注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發展。2009年起,中國青基會與戴爾攜手為農村小學和城市農工小學配備“戴爾學習中心”,并實施基于硬件設備的電腦編程和英文培訓項目,踐行戴爾“在中國,為中國”的核心戰略。截至目前,項目已在全國25個省(市、區)建設140余個“戴爾學習中心”,提供了16期編程技能培訓,組織了6次賽事活動。
在全球,戴爾一直在擴大對青年STEM教育的投入,培養青年的科技素養,提升他們對工程設計與開發過程的理解以及多種情境下的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截止目前,戴爾已經直接為全球230萬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提供了專業知識技術的培訓。
戴爾自2012年起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始實施“中國青少年21世紀技能大賽”項目,本屆大賽以“智敬未來”為主題,以“Scratch創意編程項目”作為比賽內容,鼓勵參賽團隊以科技的手段關注自身居住的城市和社區的發展,并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結合創新理念和前沿技術,通過Scratch創意編程動畫與外接設備結合互動的形式,展現出在以往培訓中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以此提升他們對科技的理解和運動,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在本次三個賽區的競爭中,分別涌現出了不少優秀作品,其中廈門賽區(中學組)冠軍團隊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展示了“智能陪伴老人”的Scratch創意作品。該作品通過編程設計,展示了他們用人工機器人陪伴孤寡老人的暢想,包括根據天氣的變化為老年人搭配合適厚度的衣服、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自助在網上進行選購菜品并合理搭配飲食、提醒老年人檢測身體指標、以及感知老年人的情緒與老年人聊天等功能,表達了他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愿望。上海賽區(小學組)的亞軍團隊上海市松江區李塔匯學校帶來了“未來海底城”作品,該作品為我們介紹了人類在海底生存的狀態,通過不一樣的視角為我們帶來了對人類未來生活的奇思妙想,體現了學生們對海洋資源利用的思考,并在游戲中讓人們體會到保護環境與維護海洋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表示:“信息技術有著促進教育公平的獨特優勢,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與戴爾的合作,將科技企業和教育機構的優質資源輸送到貧困學校,借助先進的科學教育資源和理念,培養貧困地區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培育他們的科學夢想。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大賽的舉辦,能夠為孩子們提供科技實踐與思維創新的平臺,讓受助學生實現從“被動接受幫助”向“主動尋求突破”的轉變,使他們成長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這也是戴爾和我們的共同愿望。
戴爾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周兵表示:“戴爾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企業的專長做公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得持續、長久,有影響力。與中國青基會合作的公益項目充分利用了戴爾在創新科技領域的專長,以授人以漁的方式,幫助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與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接軌。戴爾最新發布的調研報告中,98%的被訪者認為科技已經成為他們正規教育中的一部分。我們很高興通過這個項目,一方面能夠幫助縮小城鄉教育的鴻溝;另一方面,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孩子們被前沿創新科技激發而產生的驚人創造力,以及他們利用科技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行動力,這正是該項目的重要意義所在。戴爾將不遺余力地繼續加大在教育領域的公益投入。”
“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是戴爾始終不變的使命。戴爾一直專注于通過技術改變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狀況。自2006年起,戴爾與國內多家機構展開合作,先后為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校捐贈了302個戴爾學習中心,受益學生超過30萬名。自2009年起,戴爾公司與中國青基會啟動了“戴爾筑夢成真”青少年教育項目,通過捐贈“戴爾電腦學習中心”,為欠發達地區和農民工子弟學校配備電腦等硬件設備,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學習類軟件培訓,為來自國內農村及欠發達社區的孩子提供了一個與世界先進教育接軌的免費平臺。自2012年起,項目升級為21世紀技能培訓和比賽項目,通過在全國100多所學校實施Scratch編程項目,提供給農工子女及留守兒童與世界先進教育接軌的平臺,讓他們能夠獲取在互聯網時代競爭中所需的21世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