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2019中國年輕人可持續生活趨勢白皮書》發布 年輕人的可持續觀:長效、系統、共益、日常
《2019中國年輕人可持續生活趨勢白皮書》發布 年輕人的可持續觀:長效、系統、共益、日常

2019-02-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龔義


 (本版圖片出自該報告)



經濟還會下行嗎?股市還會下跌嗎?地球將來真的會流浪嗎?2019年開年,讓人焦慮不安。

電影《流浪地球》中,央視新大樓的畫面曾一閃而過。猶記當年從東三環的大樓工地走過,一度覺得大樓建歪了,在惴惴不安中,我們后來見證了一座偉大地標的誕生。

對未來充滿期待,你會見證偉大,就像電影中說的那樣:“希望像鉆石一樣珍貴。”事實上,我們就是在無數次的不安和焦慮中,見證了60后、70后創造的BAT奇跡,見證了80后的T(頭條)M(美團)D(滴滴)跨越式成長。2019年,90后最后一批又踏上了20歲的青春年華。“如果這紛亂的世界讓你沮喪,就去看看她們眼中的光芒……他們是未來的希望。”這是李宗盛的《希望》之歌。

承載未來希望的年輕一代,他們今天的態度與選擇又是怎樣的?春節之前,一家以推動可持續生活方式與商業向善為使命的社會創新企業——BottleDream發布了《2019中國年輕人可持續生活趨勢白皮書》,綜合過去近8年來對1000+個創變者的研究和報道,100+次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線下活動,以及對大量可持續案例的研究,為我們做出了新的詮釋。

通觀全篇,可感受到年輕人在可持續生活上出現的三大關鍵變化:一是從外在刺激到內在驅動的轉移。在過去,年輕人的可持續行為很多時候是由外在條件驅動的,年輕人通過很多負面的報道了解問題有多嚴重,產生焦慮和恐懼,從而激發行動。但這些行動往往是暫時的,而且在負面信息連續不斷的刺激下,年輕人開始出現“同情疲勞”的情況,對糟糕的社會環境問題產生無力感,“救救地球”等口號式的溝通無法真正打動他們。從年輕人日常的生活出發,讓他們看到可持續生活方式能給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把外在的刺激轉化成內在的驅動力,才能影響更多年輕人選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二是從單一行為標準到多元生活場景的轉移。大多數年輕人不會把“可持續”掛在嘴邊,古板地要求年輕人去節水節電、垃圾分類、減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等往往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廣,看到年輕人生活場景的多元性,你會看到年輕人往往不自覺地就開始了自己的可持續生活 style。

三是從長遠宏偉的目標到當下具體的結果。講到“可持續”,很多品牌會亮出自己的“三年目標”、“五年計劃”、“2030目標”,這些對企業層面的可持續行為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但對于年輕人來說,這些目標都顯得太大太遙遠了,很難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聯感。要讓年輕人看到、感知到選擇可持續生活方式可以帶來哪些具體可見的效果,才會讓他們感覺真實、值得,并且促進他們的分享,進一步影響身邊的人。

《報告》試圖提供“能夠激發行動的洞察”,解決希望聯結年輕人的企業/組織共同的困惑:到底如何溝通可持續才能讓年輕人覺得相關、可信,并且能夠激發他們的行動?畢竟,讓更多年輕人一起行動起來,才能驅動更大的改變。

年輕人的可持續觀

《報告》發現年輕人對可持續的理解,已經遠遠不止環保那么簡單。他們的可持續觀由“長效”、“系統”、“共益”、“日常”四個關鍵詞構成。

年輕人看到引起可持續的問題之一是“過度、浪費、只考慮當下”,因此當提到可持續的時候,他們馬上會想到減少浪費以及為長遠考慮的相關態度和解決方案,比如“適度”,“循環”,“回收”、“長效設計”等。

年輕人看到可持續的問題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是系統的問題,包括經濟系統、生態系統、法律法規、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等。因此,提到可持續,他們會想到“生態系統”、“永續經濟”、“循環經濟”、“社區關系”、“企業社會責任”等關鍵詞。

在年輕人分享的可持續聯想關鍵詞中,有一類關鍵詞是“愛”,“善良”,“善意”。對他們來說,追求可持續不是源于道德壓力的“政治正確”,而是“眾生平等”的愛與善意。

提到可持續,年輕人認為它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非常具體的生活選擇。可持續可以是走路或騎行上下班,中午吃到的一頓輕食,購物用的一個帆布購物袋,讓人精神愉悅的一本書,是生活中那些讓身體健康,心情快樂,體現個人對他人/社會關懷的選擇。

可持續生活驅動力

年輕人選擇可持續生活方式由什么驅動?一個核心的變化在于:由外在刺激驅動,到由內在動力驅動。

在過去,年輕人的可持續行為很多時候是由外在刺激驅動的,年輕人通過很多負面的報道了解問題有多嚴重,產生焦慮和恐懼,以及道德正義感,從而激發行動,這些行動往往是暫時的,并且需要依賴外界不斷的刺激,年輕人才會意識到自己需要行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發展的過程當中所帶來的生態問題、社會問題等一系列問題不再是“地球的問題”,而變成年輕人實實在在每天生活當中可感知的問題。生命安全的不可控:生態污染循環回到生活,吃魚順便吃進塑料微粒,吃菜吃點殘留農藥;唯利是圖的商家丑聞不斷爆發;外賣骯臟;疫苗造假;租來的房子甲醛超標;連五星級的酒店,居然也用擦過馬桶的浴巾擦杯子……年輕人活得憂心,不知道明天自己的生活中,又會出現什么問題。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不健康的都市生活方式也在帶來越來越多嚴重的問題,包括過勞死、癌癥高發、1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抑郁。社會大環境也不讓人樂觀,重慶公交車事件、上海砍人事件、路怒、網絡暴力,從媒體、網絡甚至現實社會的親身經歷中所感知到的社會戾氣,也增加了年輕人的焦慮。

在這些宏觀背景的驅動下,可持續從“地球的問題”變成“生活相關的問題”,影響著身心靈的健康與愉悅,因此年輕人在選擇可持續生活方式上,多了內在的動力。具體說來,可持續的內在驅動力包括自我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以及社區/社會影響層面。

可持續生活特點

過去,可持續生活是“一套生活方式標準”,個體按照這些標準去要求自己的行為:低碳出行,節省能源,減少浪費,分類垃圾,減塑......因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可持續生活不再是一套官方標準,而因年輕人生活理念及生活場景的不同呈現多元化。有五種典型的可持續青年人設及相關的可持續生活場景,能夠呈現今天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多元性。

廢物再造新潮流。他們從小就愛看《100個生活小竅門》,剪過大雪碧瓶做筆筒,用零布給芭比娃娃做斗篷,長大以后他們還是這樣,生活中的點滴都能變成小巧思,啤酒瓶剪開能種花, 花謝了就掛起來做干花,劃花了的CD掛起來當做裝飾。升級版的他們開始嘗試塑料瓶做的衣服、海洋垃圾造的鞋、甘蔗渣做的圓珠筆;他們會逛二手商店,淘到實用而便宜的舊衣服;搜集剩食丑食,烹飪出一桌子的美味;他們相信物品的生命是可以不斷地延續下去的,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他們就是行走的“變廢為寶”本人。

新型社交動物。他們喜歡和人群聚集在一起,熱愛分享美好的一切,追求成為有意義的事情的一部分。從朋友的日常聚會,到城市里的各種展覽、市集、工作坊,他們活躍于不同的場合,享受價值觀相同的共振,尋找 新鮮靈感的啟發,也懷著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與多元。

泛科技青年。他們信仰科技與知識,熱衷于了解新科技、新趨勢,并且善于將科技應用于生 活使其更方便、高效、可掌控。用智能家居營造更便捷的家居生活,用電子書取代實體書,用電動汽車取代柴油汽車。

自產能共享青年。他們是共享經濟的忠實粉絲,出行首選共享單車、共享汽車,衣服買的也不多,用共享衣櫥就可嘗試不同風格。他們看重體驗而不是占有,喜歡把錢花在探索和體驗上。他們相信,是一次又一次的體驗,而不是一件又一件的物品,豐富他們的人生。

質感青年。他們相信物品不必多,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件才是最好的。他們不盲目購買,每一次的消費,都確保自己需要且適合。他們不隨便跟風,用自己的一套審美指導生活。基本款的衣服,保證不受時光和潮流的侵蝕;租來的房子,也得改造成最舒服的模樣;買來新鮮的食材,精致的餐具,一個人也要吃得愉悅。他們注重生活中的儀式感,每一個生活細節,都希望至少能取悅自己。

《報告》最后總結了年輕人可持續吸引力11大法則:視覺美好力、順便參與力、習慣養成力、DIY創造力、跨界轉換力、持久使用力、聯結共振力、文化加持力、科技引領力、流程透明力、眼見為實力。透過這些法則,我們知道了可持續可以有趣又有意義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龔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不卡顿|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一级a爱做综合|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五月天综合网|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台湾佬综合娱乐|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伊人亚洲综合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