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號召,2019年3月1日中國大運河志愿者聯盟在北京和苑博物館舉行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的成立儀式并啟動中國大運河文體科教發展基金項目。
國際志愿者之家志愿者合影
作為主辦方,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秘書長魯慶成表示,北京和苑博物館不僅是一個民間文化交流的國際平臺,更是全球華人華僑創新創業服務基地,歡迎全球的志愿者回家做孵化項目。“今天成立的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要用‘管家式’星級服務為志愿者提升基地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推動國內外各區域之間特別是大運河沿線各城市項目的協調發展,促進運河流域文化和項目交流與合作”。
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秘書長 魯慶成
本次活動特邀國際友人斯諾的家人Eric Foster及國際志愿者Thomas Allemann、Lisa參與現場活動互動環節。
國際志愿者現場互動
Eric說:“今天很開心,非常榮幸在中國參與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的成立活動,用中英雙語表達并回顧了海倫與斯諾夫婦對中國的貢獻,也愿意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斯諾)的精神獻計獻策”。
斯諾的家人 Eric Foster發言
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總經理王京忠表示:“成立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的活動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份責任。不僅需要在座各位的努力,更要向全球發出呼吁:‘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既是國內外交流合作的平臺,也是國際文化的交融和共贏的模式’”。
新華社《半月談》總經理 王京忠
作為本次活動的發起方,大河小道(北京)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春燕在發言中稱:“中國大運河志愿者聯盟是由我司在2018年第33屆國際志愿者日發起、在中國北京通州張家灣成立的志愿者民間組織。通過今天舉辦‘千年運河、志愿你我’中國大運河志愿者聯盟活動,建立國際志愿者之家,讓文化、體育、科技志愿者及媒體參與其中,組建專家顧問團服務保障體系,通過研討等形式確定方向,開發國內外渠道建立志愿者之家平臺,讓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講好中國故事,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大河小道(北京)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春燕
儀式上,中國大運河志愿者之家專家委員會同期成立,聘請王京忠、魯慶成、陳喜波、王銘、趙國玉、康勝嶺、王偉為首批委員,并與聯盟合作伙伴一起見證了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的Logo全球首發儀式并簽約授予北京和苑博物館《五星級國際志愿者之家》稱號。
國際志愿者之家全球首發Logo
北京和苑博物館《五星級國際志愿者之家》
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簽約儀式
中國大運河志愿者之家專家委員會委員授聘儀式
儀式后,在北京和苑博物館舉行了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專家委員會首次研討會,并確立專家委員會組織架構,聘請新華社《半月談》總經理王京忠作為首任主任委員,定期指導專家委員會工作。Eric表示:“在來此活動之前,根本不了解中國京杭大運河的文化,感謝主辦方的邀請。除了驚喜之外愿意加入平臺繼續深化了解。”北京根與芽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杜鑫表示:“根與芽作為公益組織,愿意加入國際志愿者的大家庭,加強NGO組織的國際交流,把根與芽的項目在中國推廣實施。”
中國大運河國際志愿者之家專家委員會 會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