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支持性社會組織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05-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客座講師杜斌主持會議。
5月16日,在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民政局指導下,由北京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北京市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共同發起的“交流合作·穩健發展——首屆支持性社會組織發展研討會”在北京潘家園創享空間召開。

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盧建致辭
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盧建在致辭中指出,支持性社會組織自身需要得到政策支持和資金的支持,他重點強調,因為支持性社會組織目前面臨泛化、泛濫等問題,所以支持性社會組織必須謀求多元化的發展路徑。雖然近年支持性社會組織的發展相對黯淡,但是縱觀現階段社會組織的發展態勢,支持性社會組織的發展前景是光明且廣闊的。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NGO研究所副所長賈西津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NGO研究所副所長賈西津先從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這三駕馬車均衡發展的論點闡述了社會組織的發展及支持性社會組織的衍生歷程與定位。然后,從社會組織需要的資源、能力、信息、信用等方面的支持,分享了支持性社會組織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性。最后,從“評估生態系統發展空間、定位組織生態位、資源整合、實現組織宗旨愿景”這四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為支持性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發展路徑建議。

“圓桌論壇”——《支持性社會組織如何穩健發展》
在圓桌論壇環節,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民政局副局長李秀菊、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楊玳瑁、益寶計劃聯合創始人趙赟、北京致誠秘書長姚艷姣、多巴安營銷總監李楠等嘉賓,以《支持性社會組織如何穩健發展》為題從政府,樞紐型組織運營機構,多功能社會組織支持機構三大主體的不同視角共同討論了支持性社會組織如何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團進行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團對本次會議的召開給予了肯定,并對盧建提出的將導師和匠人兩種角色相結合的觀點表示認可。楊團認為,當前支持性社會組織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資源不足,二是能力不足。從全國來講,由于像資助型基金會一類的支持性社會組織的嚴重缺失,導致目前社會組織發展速度緩慢。對于普遍的能力缺乏問題,楊團提出:“需要建立一個支持性社會組織能力發展的平臺為支持性社會組織提供服務,而支持性社會組織,首先要梳理和明確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此基礎上,團結起來,共同把支持性社會組織變成一個緊密協作的整體”。

研討會上,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民政局組織工作處副調研員李慶華為首批支持性社會組織伙伴機構頒發證書。
在下午的研討會上,首先以《區級孵化運營案例分享》為主題,從政策、理論和實踐多維度進行了案例分享。其次,以《社會組織法律意識與合規發展》為主題進行了分享;最后,以《支持性社會組織的發展必備技能》為主題,從支持性社會組織的定義到定位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時對支持性社會組織所需能力進行了具體講解。
社會組織是社會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提供差異性公共服務,來補充政府服務供給不足。支持性社會組織是社會組織建設和發展的中堅力量,承載著落實政策、打造良性社會組織,發展公益生態的重要職責。